[实用新型]差壳与螺伞齿轮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7792.1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8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钟华;钟川;高如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40 | 分类号: | F16H48/40;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小容 |
地址: | 40276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伞齿轮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差壳与螺伞齿轮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差速器由差壳、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轴组装而成。差壳充当行星轮架,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轴安装在差壳内。在差壳的中部设置有内腔用于容纳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差壳的两头设置有与内腔相通的半轴孔用于安装半轴,差壳上设置有横向贯通内腔的行星齿轮轴孔用于安装行星齿轮轴,差壳的外壁水平向外延伸形成螺伞齿轮定位圆用于安装固定螺伞齿轮。
现有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内腔为曲面,容纳空间小,差壳的整体尺寸较高;(2)为防止行星齿轮轴退出行星齿轮轴孔,通常还需要在差壳上穿设锁紧销用于固定行星齿轮轴;(3)半轴孔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油槽,必须通过机加而成,增加了一道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旨在提供一种差壳与螺伞齿轮的安装结构,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制造方便、质量可靠的特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差壳与螺伞齿轮的安装结构,所述差壳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在差壳的中部设置有球面内腔,在差壳的两头设置有与球面内腔相通的半轴孔,所述半轴孔内壁上分布有纵向延伸的直油槽,差壳上设置有横向贯通球面内腔的行星齿轮轴孔,差壳的外壁水平向外延伸形成螺伞齿轮定位圆,所述螺伞齿轮套装在差壳外靠近行星齿轮轴孔的一侧,并通过螺钉固定在螺伞齿轮定位圆上,所述螺伞齿轮的厚度H大于行星齿轮轴孔到螺伞齿轮定位圆的距离L。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球面内腔可增大内腔的容积,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的外轮廓与球面内腔匹配,降低差壳的整体高度,使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2)限定螺伞齿轮的厚度大于行星齿轮轴孔到螺伞齿轮定位圆的距离,使行星齿轮轴的两端抵在螺伞齿轮的内壁上,通过螺伞齿轮防止行星齿轮轴轴向移动,不需要另外设置锁紧销固定;
(3)半轴孔内壁上设置有直油槽,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省去了一道机加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差壳与螺伞齿轮的安装结构,差壳1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在差壳1的中部设置有球面内腔1a用于容纳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在差壳1的两头设置有与球面内腔1a相通的半轴孔1b用于安装半轴。差速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
半轴孔1b内壁上分布有纵向延伸的直油槽1c,最好是,每个半轴孔1b内壁上均布有三个直油槽1c,但不限于三个。
差壳1上设置有横向贯通球面内腔1a的行星齿轮轴孔1d用于安装行星齿轮轴,两个行星齿轮相对套装在行星齿轮轴上,且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差壳1的外壁水平向外延伸形成螺伞齿轮定位圆1e,螺伞齿轮2套装在差壳1外靠近行星齿轮轴孔1d的一侧,并通过螺钉固定在螺伞齿轮定位圆1e上。
螺伞齿轮2的厚度H大于行星齿轮轴孔1d到螺伞齿轮定位圆1e的距离L,使行星齿轮轴的两端抵在螺伞齿轮2的内壁上,以防止行星齿轮轴从行星齿轮轴孔1d内退出。螺伞齿轮2带动差壳1一起转动,螺伞齿轮2与差速器的动力输入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77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