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6532.2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5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潘燕萍;陈亮;陈林;施益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巨力万向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9/12 | 分类号: | H01R39/12;H01R39/34;H01R4/02;H01R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环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环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滑环与滑环主轴之间的绝缘主要采用两层缠绕无纬玻璃丝带之间夹层聚酰亚胺薄膜复合绝缘和层压粉云母筒绝缘两种,采用两层缠绕无纬玻璃丝带之间夹层聚酰亚胺薄膜复合绝缘端部易松脱,造成局部电击穿,薄膜与玻璃丝带之间不亲和易造成层间滑动,缠绕无纬玻璃丝带叠层松软,滑环与滑环主轴之间的张力随时间流逝渐渐消失,造成后期滑环运行松动问题;采用层压粉云母筒绝缘材质疏松且脆,机械性能差。
现市场上铜接线柱与滑环的联接采用小过盈配合加尾部小扩铆,电性过差,实产品发电效率低,发电不稳定,在大温差交变下,异性金属不同的收缩率与膨胀率作用下,长时效易造成局部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环组件,滑环通过滑环轴筒与滑环主轴绝缘,滑环轴筒为优质进口树脂配超细多捻玻璃纤维,机械化程度较高,稳定性好,铜接线柱与主滑环通过大过盈量配合和焊接方式连接,在温差变化下有足够的接触面,焊接工艺又使其保证足够有效接触面积,接触面均匀,导电性好,装置发电效率高,发电稳定。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滑环组件,包括滑环轴筒,至上而下依次套在所述滑环轴筒上的绝缘端盖、第一主滑环、第一绝缘体、第二主滑环、第二绝缘体、第三主滑环、和第三绝缘体,接地环,第一铜接线柱,第二铜接线柱,第三铜接线柱,编码器座;所述接地环位于所述滑环轴筒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铜接线柱穿过所述绝缘端盖并固定在所述第一主滑环上,所述第二铜接线柱依次穿过所述绝缘端盖、所述第一主滑环和所述第一绝缘体并固定在所述第二主滑环上,所述第三铜接线柱依次穿过所述绝缘端盖、所述第一主滑环、所述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二主滑环、所述第二绝缘体并固定在所述第三主滑环上,所述编码器座位于所述滑环轴筒内靠近所述绝缘端盖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滑环轴筒的外圈上套有环腹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铜接线柱、所述第二铜接线柱和所述第三铜接线柱的外圈上均套有云母管。
进一步的,所述滑环轴筒为优质进口树脂配超细多捻玻璃纤维,且采用原材料交叉无气泡绕制模压成型的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铜接线柱、所述第二铜接线柱和所述第三铜接线柱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滑环、所述第二主滑环和所述第三主滑环通过大过盈量配合和焊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滑环通过滑环轴筒与滑环主轴绝缘,滑环轴筒为优质进口树脂配超细多捻玻璃纤维,不会有局部松脱或因为材料不亲和而产生的层间滑动,由于采用模压成型的生产工艺,机械化程度较高,其质量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2、本实用新型的铜接线柱与主滑环通过大过盈量配合和焊接方式连接,在温差变化下有足够的接触面,焊接工艺又使其保证足够有效接触面积,接触面均匀,导电性好,装置发电效率高,发电稳定。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第一主滑环,12、第二主滑环,13、第三主滑环,21、第一绝缘体,22、第二绝缘体,23、第三绝缘体,3、滑环轴筒,4、绝缘端盖,5、接地环,6、第一铜接线柱,7、第二铜接线柱,8、第三铜接线柱,9、编码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巨力万向节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巨力万向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6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