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5853.0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6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伟;俞世吉;苏小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1/20 | 分类号: | H01J1/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真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阴极热子组件。
背景技术
阴极作为电子发射源,是各类电真空器件的心脏,在军事、工业和医疗等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阴极种类较多,其中,热阴极在很多场合得到应用。由于热阴极工作在高温状态下,需要阴极热子组件具备良好的隔热环境和支撑作用,尤其是应用在航空航天中的电真空器件。此外,随着空间电真空器件小型化的研发趋势,阴极热子组件结构也朝着重量轻、体积小、加热效率高的方向发展。
阴极热子组件是由阴极、热子及其轴向热屏蔽结构组成。大部分的阴极热子组件采用双层热屏蔽中。然而,该双层热屏蔽只是在阴极-热子结构的径向设置两道热屏,轴向上最多设置了一层热屏蔽,且两道热屏固定在同一元件上,温差不大,热屏蔽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串联支架复隔热式的阴极热子组件,以满足阴极热子组件结构高效率、小型化、结构简单、稳固可靠的需求。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包括:阴极-热子结构;以及轴向热屏蔽结构,固定于阴极-热子结构的下部,为双层热屏蔽结构,包括:串联装配的前阴极支架5和后阴极支架6;其中,阴极-热子结构的下部固定在前阴极支架5的上部;前阴极支架5的下部固定在后阴极支架6的上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前阴极支架5和后阴极支架6均为筒状构造,其外圆筒面的部分区域挖空;或两者均呈爪式构造。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前阴极支架5和后阴极支架6均为筒状构造,其外圆筒面的部分区域挖空,其中:前阴极支架5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环部、下环部;以及设置于上环部和下环部之间的若干个支脚;后阴极支架6包括:平行设置的上盘部和下环部;以及设置于上盘部和下环部之间的若干个支脚;其中,后阴极支架的上圆盘部构成轴向的第一层热屏蔽结构,阴极-热子结构固定在前阴极支架5的上环部,前阴极支架5的下环部固定在后阴极支架的上盘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前阴极支架5和后阴极支架6的支脚在轴向相互错开。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前阴极支架5和后阴极支架6均包括均匀设置的N个支脚,且两者的对应支脚在轴向上错开的角度为360°/2N。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前阴极支架5中,上环部和下环部分别为上圆环部和下圆环部;后阴极支架6中,上盘部和下环部分别为上圆盘部和下圆环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轴向热屏蔽结构还包括:定位件7和托盘8;后阴极支架的下环部固定在定位件7上,而定位件7固定在托盘8上,托盘作为轴向的第二层热屏蔽结构,与后阴极支架的上盘部通过后阴极支架6过渡。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还包括:径向热屏蔽结构,设置于阴极-热子结构的径向外围,为双层热屏蔽结构,包括:内热屏9,呈筒状,其下部固定在前阴极支架下部或后阴极支架上部,其与后阴极支架的上盘部形成半封闭空间,包裹阴极-热子结构;外热屏10,呈筒状,其下部固定在定位件7上,与托盘8形成半封闭空间,包裹阴极-热子结构、前阴极支架5、后阴极支架6。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径向热屏蔽结构还包括:支撑筒11,由上部的小筒径端和下部的大筒径端构成,其中,小筒径端焊接在外热屏10的外侧,对该外热屏10形成了包裹,构成径向的第一层热屏蔽结构;外屏筒12,固定于支撑筒的大筒径端的外围,构成径向的第二层热屏蔽结构;其中,阴极热子组件通过外屏筒12的底端固定在电子枪瓷封壳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支撑筒11侧面开有三组横槽,外屏筒12的底面开有竖槽。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前阴极支架5和后阴极支架6选用金属钽或钼铼合金加工;内热屏9和外热屏10选用钽或钼皮加工,支撑筒11及外屏筒12选用可伐加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中,阴极-热子结构包括:阴极筒2;阴极1,固定于阴极筒2的上部;热子承载件4,固定于阴极筒2内,阴极1的下部;热子3,固定于热子承载件4内;其中,热子3通过烧结粉填埋在阴极筒2内,经过烧结后,烧结粉固化结块,形成热子承载件4,而热子3则被固定在热子承载件4内。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5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