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5344.8 | 申请日: | 201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8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尹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H02S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水面 漂浮 电站 安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电站安装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光伏电站的柔性水面漂浮安装系统,籍此安装系统,解决目前水面光伏电站浮力平台易受波浪影响且投入成本高,难以推广应用的难题。
背景技术
在我国东部地区,随着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的增加,适合建造光伏电站的土地以及屋面资源越来越少,光伏电站需要大面积的区域进行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安装,来接收太阳光辐照。除了上述的地面和屋面的光伏电站安装区域,大片的湖面、鱼塘、水塘、水库、以及近海浅海地区、江面、河面等水域地区也可进行有效的利用,这些区域特点是面积大,不占用土地资源,装机容量大,并且水面有光反射作用,能显著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量。现有的水面光伏电站的规模不大,但推广难度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水面光伏电站的成本投入比较高。相对于其他电站,水面光伏电站增加了浮力平台的投入,并且要解决浮力平台在水面上随波浪浮动的问题,原来的做法是必须使整个浮力平台成为一个刚性的整体,在平台上铺设厚重的面板,并用型钢制作笨重的刚性框架,来减小波浪对整个系统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光伏电站系统安装成本,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柔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装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柔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装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的主梁,该主梁设置在由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构成的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具有多个浮筒,该多个浮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中的部分浮筒与所在水域的水底设置的锚固桩连接;所述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一端分别设置在该浮筒的两端,该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具有一高度差。
相邻两个浮筒的相邻侧面通过双向转铰组件连接,该双向转铰组件包括转接件、连接杆以及销轴,转接件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浮筒的侧面,该连接杆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浮筒的相邻侧面的转接件连接,由此构成由多个浮筒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
所述系统具有多个浮筒,该多个浮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中的部分浮筒通过钢索与所在水域的水底设置的锚固桩连接。
所述的浮筒侧面设置耳板。该耳板可用来连接双向转铰组件及拉索等零部件。
所述设置在主梁上的相邻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通过电缆连接。
所述的主梁、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分别由冷弯薄壁型钢制成,表面热浸镀锌防腐处理。
所述的浮筒采用HMWHDPE(高分子聚乙烯)吹塑成型。
所述的连接杆、转接件以及销轴采用不锈钢材质,抗高湿腐蚀。
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水面漂浮光伏电站安装系统,改变了传统光伏组串用支架连成一体的设计方法,将原来浮筒的密集连接,改成了浮筒之间柔性连接。每一个浮筒支撑一块太阳能电池板,形成一个单独的小单元,小单元之间用本实用新型创新的双向转铰组件连接,在水面有风使水面起伏的时候,每个小单元也随着波浪起伏。太阳能电池板之间串接电缆亦是柔性连接,小单元的起伏不影响电池板的正常工作。该系统减少了浮力平台近60%浮筒成本投入,并使整个系统对大自然的风力及波浪的浮力有泄力作用,小单元之间的水面可反射漏失的太阳光线,有部分可直接反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增加了发电量。大的浮筒构成的网状方阵周围,有在水底设置的锚固桩通过拉索固定,可防止由于风力造成整个方阵系统的平移或倾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局部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局部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局部侧视图;
图5是图3中③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④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中①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4中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浮筒,2-锚固桩,3-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主梁,6-太阳能电池板,7-转接件,8-连接杆,9-销轴,10-钢索,11-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加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53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制造
- 下一篇:折叠滑板车手提带及提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