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灸针笔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44924.5 | 申请日: | 2015-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袁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针灸针笔。
背景技术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现有的针灸治疗过程中,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不仅需要准确找准穴位,而且入针的深度等均具有一定的要求。因而,针灸技能对于大部分医务人员来说很难掌握,这大大限制的针灸治疗的推广运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针笔,能够有效降低针灸治疗的入针技能要求,有利于针灸治疗的推广运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针灸针笔,包括针座和定位座,所述针座滑动配合套装在所述定位座内,且所述定位座的外周壁上并列设有至少两条限位通道,所述针座的外周壁上设有与所述限位通道配合的限位卡子;所述针座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针灸针,所述定位座的顶端设有用于所述针灸针通过的通孔,且所述定位座与所述针座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针座推离所述定位座的弹簧。
进一步,所述限位通道靠近所述定位座顶端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限位卡子位置的定位侧孔。
进一步,所述限位通道的中部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限位卡子位置的中部侧孔。
进一步,所述限位通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测量所述针灸针的入针深度的刻度线。
进一步,所述限位通道为螺旋状通道。
进一步,所述定位座和所述针座之间对应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套装在所述弹簧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针灸针笔,通过设置定位座和针座,使用时,将定位座接触入针位置,按下针座,在限位通道和限位卡子的配合作用下,针灸针向前入针,当入针到合适位置时,将限位卡子的位置固定,即实现了针灸入针;拔针时,仅需向下轻按针座,将限位卡子的位置松开,在弹簧的作用下,即可将针灸针拔出,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针灸针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针灸针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针灸针笔,包括针座1和定位座2,针座1滑动配合套装在定位座2内,且定位座2的外周壁上并列设有至少两条限位通道3,针座1的外周壁上设有与限位通道3配合的限位卡子4;针座1的中心固定安装有与其同轴的针灸针5,定位座2的顶端设有用于针灸针5通过的通孔6,且定位座2与针座1之间设有用于将针座1推离定位座2的弹簧7。本实施例的定位座2的外周壁上并列设有三两条限位通道3,同理,限位卡子4也与限位通道3一一对应设有3个。
进一步,限位通道3靠近定位座2顶端的一端设有用于定位限位卡子4位置的定位侧孔8,限位通道3的中部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限位卡子位置的中部侧孔9,本实施例的限位通道3的中部间隔设有2个用于固定限位卡子位置的中部侧孔9。本实施例的限位通道3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测量针灸针5的入针深度的刻度线10,能够精确测量针灸针5的入针深度,使用更加方便精确。
进一步,限位通道3为螺旋状通道,通过将限位通道3设置为螺旋状,当按下针座1进针的过程中,用手固定定位座2,针座1在限位通道3的导向作用下旋转,方便入针,减轻患者的刺痛感。
进一步,定位座2和针座1之间对应设有弹簧座11,弹簧7套装在弹簧座11上,便于安装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49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婴儿用吮吸胶囊制剂的紧凑型奶嘴
- 下一篇:一种艾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