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楼救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4568.7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2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龙 |
主分类号: | A62B1/22 | 分类号: | A62B1/2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04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楼 救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住的楼宇也越来越高,经常在高层楼宇上出现人员跌落的现象,现有常规的解决办法是在楼侧放置救生垫,由于楼宇的高度影响,即使放置的再准确,也无法确定跌落人员的具体位置,所以,经常会有悲剧发生。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内心压力增加而导致跳楼轻生的悲剧越来越多,在众多轻生的方法中,跳楼轻生具有一定延时性的特点,即轻生者往往不会第一时间采取轻生行为,给成功救援带来机会,但目前针对此类救援并无有效方法,现有方法缺点如下:
消防队员从楼顶突然跳下抓住轻生者,或在下一层试图用手接住轻生者,此方法为被动方法,成功率低,对消防队员自身安全、健康危害极大;
铺设安全气垫,此方法有四点缺点:(1)现在楼宇越来越高,从高楼跳下坠楼面积大,冲击力强,救生气垫无法准确对准坠落位置,不一定能够承受冲击强度,可能二次弹起造成二次伤害;(2)地面环境复杂,即使准确找到坠落点未必能够第一时间完成铺设;(3)从轻生高处至坠落位置,坠落过程中如有碰撞等伤害无对应办法;(4)铺设过程明显,轻生者看到后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以上两种方法在救援过程中时刻处于被动,跳楼轻生者随意性、突发性大,给救援造成难度,救援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楼宇对跌落人员及时进行救助的高楼救援器。
本实用新型伸缩杆下端安装在窗台卡架上,在窗台卡架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空心刚性管,空心刚性管上连接有入气管,空心刚性管两端与软性充气管连通,在软性充气管上通过拉环挂有救生网,并且在软性充气管上安装有软绳,软绳的两端扣合并为松紧扣,在救生网靠近伸缩杆一侧的边缘安装有软质护垫。
软质护垫6采用充气囊或充气垫,并且充气囊或充气垫的入气口与入气管8连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一般是在跌落人员的下一层窗口部位安装,能够迅速展开,即使人员跌落,也会及时的将其牢牢的挂住,不至于使跌落人员跌落在地面而伤亡。其优点是:
本发明安装在轻生位置下一楼层(原则上)窗户上,最大限度缩短轻生落差,避免了轻生者由轻生位置至地面过程中的碰撞等伤害;
由于救生器材安装位置使得轻生位置与救援位置落差最小,从而着落面积最小,当救援网张开状态面积大于坠落面积,保障一旦救援网张开,轻生者无论如何只能跳到救援网内,设计救援网张开时间为10秒内(甚至更短),即只需短暂时间(此时间内如有人谈判吸引其注意力为佳),就可将救援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本救援设备可拆装,携带方便(可进入电梯),经济实用,能够有效防止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分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展开形态的立体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龙,未经王一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4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生脱壳机
- 下一篇:一种肿瘤放疗用多叶光栅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