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向开口屏蔽夹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4418.6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9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志坚;孙瑜光;周振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科通信设备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1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向 开口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现电连接系统中的接地和屏蔽的屏蔽夹。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连接系统中,带电缆电连接器的接地和屏蔽,通常是通过电缆的屏蔽网与金属壳体之间连接而实现。一般地,通常采用通过附加金属部件搭接的方式,实现带电缆电连接器的接地和屏蔽。现有技术中,为实现接触可靠性,一般采取以下方式实现带电缆电连接器的接地和屏蔽:①附加金属部件搭接与电缆屏蔽层压接,②附加金属部件搭接与电缆屏蔽层用螺钉锁紧,③附加金属部件搭接与电缆屏蔽层螺旋式挤压锁紧。以上述压接式为例,首先,将电缆的屏蔽网翻起包裹在金属部件周围,然后用铜管套住金属部件将电缆的屏蔽网挤在中间,再用压接工具将上述各个部件紧压在一起,最后采用热缩管进行封装。这种方式元件繁多,操作相对复杂,不仅需要额外的工具,而且完成以后不可拆卸。同样地,上述的螺钉锁紧方式和挤压锁紧方式,也存在上述的部分或全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向开口屏蔽夹,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通过外壳屏蔽体对弹性接触臂施加的压力与夹持部始终具有的夹持力,实现内外的相互施力夹持,充分保证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线束屏蔽网与外壳屏蔽体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屏蔽功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正向开口屏蔽夹,包括用于与线束屏蔽网接触且夹紧线束的夹持部、用于促使该夹持部始终具有夹持力的弹性保持部以及用于接触外壳屏蔽体的弹性接触体,该弹性保持部具有顶板以及连接在该顶板两端的第一弹性板以及第二弹性板,该夹持部包括与该第一弹性板连接的第一夹持臂以及与该第二弹性板连接的第二夹持臂,该弹性接触体包括分别与该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连接的弧形板以及与该弧形板连接的弹性接触臂,该弹性接触臂抵接在该外壳屏蔽体的内壁。
该第一夹持臂与该第二夹持臂都是由两块夹持板连接而成,且该两块夹持板连接处设置有圆角。
该第一夹持臂与该第二夹持臂之间确定出用于夹紧线束的夹持空间,第一夹持臂连接的弧形板与第二夹持臂连接的弧形板确定出方便线束进入夹持空间的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包括用于与线束屏蔽网接触且夹紧线束的夹持部、用于促使该夹持部始终具有夹持力的弹性保持部以及用于接触外壳屏蔽体的弹性接触体,该弹性保持部具有顶板以及连接在该顶板两端的第一弹性板以及第二弹性板,该夹持部包括与该第一弹性板连接的第一夹持臂以及与该第二弹性板连接的第二夹持臂,该弹性接触体包括分别与该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连接的弧形板以及与该弧形板连接的弹性接触臂,该弹性接触臂抵接在该外壳屏蔽体的内壁。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通过外壳屏蔽体对弹性接触臂施加的压力与夹持部始终具有的夹持力,实现内外的相互施力夹持,充分保证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线束屏蔽网与外壳屏蔽体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屏蔽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例中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子,一种正向开口屏蔽夹,包括用于与线束屏蔽网A接触且夹紧线束B的夹持部10、用于促使该夹持部10始终具有夹持力的弹性保持部20以及用于接触外壳屏蔽体C的弹性接触体30,该弹性保持部20具有顶板21以及连接在该顶板21两端的第一弹性板22以及第二弹性板23,该夹持部10包括与该第一弹性板22连接的第一夹持臂11以及与该第二弹性板23连接的第二夹持臂12,通过该第一弹性板22与第二弹性板23的存在促使该第一夹持臂10与第二夹持臂12始终具有夹持线束的夹持力。
该弹性接触体30包括分别与该第一夹持臂11、第二夹持臂12连接的弧形板31以及与该弧形板31连接的弹性接触臂32,该弹性接触臂32抵接在该外壳屏蔽体C的内壁,通过外壳屏蔽体C对弹性接触臂32施加的压力与夹持部始终具有的夹持力,实现内外的相互施力夹持,充分保证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线束屏蔽网与外壳屏蔽体之间的连接,从而实现屏蔽功能。
进一步,该第一夹持臂11与该第二夹持臂12都是由两块夹持板111、121连接而成,且该两块夹持板111、121连接处设置有圆角,目的是保正夹持部10充分夹持线束,并且充分与线束屏蔽网A接触。
该第一夹持臂11与该第二夹持臂12之间确定出用于夹紧线束B的夹持空间13。第一夹持臂11连接的弧形板31与第二夹持臂12连接的弧形板31确定出方便线束进入夹持空间13的通道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科通信设备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科通信设备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4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型母线导体段间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0.4kV螺旋刺穿型接地线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