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3801.X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4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林月恩;蓝峡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锳科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8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耗 红外 热释电 温湿度 光敏 传感 一体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电器无线通信感应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家用电器设备的智能化发展迅速崛起。智能家居就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家电自身状态或家电服务状态的功能,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同时,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家居或设施互联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如何利用现有并且取得普及的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与家电设备进行有机结合,研发出新颖、低成本的应用型智能家居产品,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安装灵活方便、价格低廉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MCU单元,感应红外热释电载体的移动,实时测量环境的温湿度信息,实时测量环境的亮度信息;红外热释电传感单元,与MCU单元相连接;温湿度传感单元,与MCU单元相连接;光敏传感单元,与MCU单元相连接;以及无线模块单元,与MCU单元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供电单元,与MCU单元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红外热释电传感单元实时工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MCU单元在空闲时进入休眠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光敏传感单元采用几十秒或几分钟间隔的间断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温湿传感单元采用大于1分钟间隔的间断工作模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供电单元采用电池供电。
实用新型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感应红外热释电载体的移动,采集温湿度信息,采集亮度信息,通过无线模块单元将设备采集信息发送给遥控控制设备,其采用电池供电,无需接线,安装灵活方便,是一种电池供电、低功耗、安装灵活方便、价格低廉的智能家居电器无线通信感应技术,来满足未来家用电器设备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作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极低能耗的红外热释电、温湿度、光敏传感一体传感器具有:MCU单元1、红外热释电传感单元2、温湿度传感单元3、光敏传感单元4、无线模块单元5和供电单元6。
MCU单元1感应红外热释电载体的移动,实时测量环境的温湿度信息,实时测量环境的亮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锳科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锳科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38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