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混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43675.8 | 申请日: | 2015-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1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滑鹏高;纪洪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思迈德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B9/16 | 分类号: | B29B9/16;B29B7/02;B29B7/24;B29B7/26;B29B7/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晓梅 |
| 地址: | 30038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颗粒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循环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塑料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目前,塑料颗粒在生产的过程中,大都需要经过挤出成型、拉丝、冷却和造粒工序,最后再直接经包装工序,即得到塑料颗粒成品,经过造粒之后直接就进行包装的塑料颗粒,可能会存在颗粒粘结在一起造成塑料颗粒的质量不均一的问题,另外,造粒之后的塑料颗粒在颜色、性能、大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塑料颗粒还会有较为尖锐的棱角,使得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不均一,影响了产品的质量,而且,造粒之后中的塑料颗粒中还混合有一些粉尘或灰尘,这也影响了产品的质量,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也浪费了大批的产品,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科学、使用方便、使得造粒后的塑料颗粒在颜色、性能、大小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提高了塑料颗粒成品的质量均一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循环混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循环混料装置,包括机架、混料筒体、第一风送装置、第二风送装置、筒体倾斜出料口、筒体竖直下料口和粉尘捕集装置,所述机架的顶部设置混料筒体,该混料筒体为中空的密封筒体,该混料筒体的顶部与混料筒体内部相连通设有两个进料口,该混料筒体的底部为锥形底部,该锥形底部的底部中部竖直向下与混料筒体相连通设有筒体竖直下料口,该筒体竖直下料口一侧的锥形底部上与混料筒体相连通设有筒体倾斜出料口,该筒体倾斜出料口、筒体竖直下料口上分别设有出料开关,该出料开关能够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
所述第一风送装置和第二风送装置设置于机架的一侧边,所述第一风送装置包括第一风机、颗粒进料口和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风机通过第一连接管道与混料筒体的一个进料口相连接,在第一风机与该进料口之间的第一连接管道上相连通设置颗粒进料口;所述第二风送装置包括第二风机和第二连接管道,该第二风机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混料筒体的另一个进料口相连接,筒体竖直下料口的出料端设置在该第二风机与该另一个进料口之间的第二连接管道上;
所述粉尘捕集装置与混料筒体内部相连通设置于混料筒体的顶部上,能够将混料筒体内的粉尘或灰尘进行捕集。
而且,所述粉尘捕集装置包括捕集折弯筒体和捕集布袋,所述捕集折弯筒体呈折弯状,其一端设置于混料筒体的顶部,另外一端上可拆卸安装捕集布袋。
而且,所述循环混料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一风送装置,所述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侧边上与混料筒体内相连通设有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侧进料口,该多个第一风送装置与侧进料口相连接设置。
而且,所述混料筒体的顶部的一侧活动设置一人进入盖,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人工梯。
而且,所述出料开关同轴套装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上,该出料开关包括固定套装板、活动插板和挡板,所述固定套装板同轴固定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上,该固定套装板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中心处同轴制有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相配合的中空圆形部,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相对两侧边连接在一起,该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之间平行设置活动插板,该活动插板能够沿上套装板和下套装板的另相对两侧边来回移动,该活动插板的两端均设置挡板,该活动插板的一侧板上也制有与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相配合的活动中空圆形部,该活动插板的另一侧板能够将筒体倾斜出料口或筒体竖直下料口完全挡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思迈德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思迈德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3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