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自动通风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1262.6 | 申请日: | 201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4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诚;樊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诚;樊志红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自动 通风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用自动通风控制装置,涉及汽车处于发动机熄灭及汽车在停驶空调运行状态下的汽车厢体内自动通风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汽车厢体设计中主要依靠人工方式打开汽车内循环、外循环及制冷系统以实现对汽车厢体内部空气换气、降温的目的。这种控制方式存在以下问题:当汽车处于发动机熄火及汽车在停驶空调运行状态且车内有乘车人的密封环境下,汽车厢体内部氧气含量降低、一氧化碳浓度升高而造成乘车人员缺氧窒息、一氧化碳中毒,严重危及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根据汽车厢体内部一氧化碳、氧气的含量自动控制汽车通风管道、鼓风机、汽车天窗开启的装置,以保证汽车厢体内部与外部空气的交换,使汽车厢体内部一氧化碳含量、氧气含量在可控范围内,保障在特定恶劣环境条件下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汽车厢体1、一氧化碳检测探头2、氧气检测探头3、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鼓风机5、专用通风管道6、供电电源7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结构方式来实现:一种汽车用自动通风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厢体1内部安装一氧化碳检测探头2、氧气检测探头3后连接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根据厢体内部一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来控制鼓风机5、专用通风管道6的开启与关闭,实现汽车内外空气的交换;供电电源7给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供电。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根据安装在汽车厢体内部的一氧化碳检测探头2、氧气检测探头3所采集的数据来控制专用通风管道6、汽车内部鼓风机5以及汽车天窗的开启来实现汽车厢体内部空气交换以保证一氧化碳含量、氧气含量在可控范围内,从而保证特定恶劣环境条件下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原有依靠人工方式打开汽车厢体内循环、外循环来实现对内部空气换气、降温的弊端,提供一种根据汽车厢体内部氧气含量、一氧化碳含量来自动控制专用通风管道、鼓风机、天窗的工作状态,实现汽车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对流、交换,保证厢体内部一氧化碳含量、氧气含量在可控范围内,从而保证特定恶劣环境条件下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当汽车处于熄火及汽车在停驶空调运行状态且有乘车人的密封恶劣环境下,可自动控制通风管道、鼓风机、天窗的工作状态,以保障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汽车厢体;2一氧化碳检测探头;3氧气检测探头;4信号采集控制装置;5鼓风机;6专用通风管道;7供电电源。
图2是在配有天窗的汽车上的实用新型结构图。
1汽车厢体;2一氧化碳检测探头;3氧气检测探头;4信号采集控制装置;5鼓风机;6专用通风管道;7供电电源;8汽车天窗。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1:
一种汽车用自动通风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厢体1内部安装一氧化碳检测探头2、氧气检测探头3后连接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根据厢体内部一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来控制鼓风机5、专用通风管道6的开启与关闭,实现汽车内外空气的交换、对流,供电电源7给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供电。
具体实施方式2:
一种汽车用自动通风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汽车厢体1内部安装一氧化碳检测探头2、氧气检测探头3后连接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根据厢体内部一氧化碳、氧气的含量来控制鼓风机5、专用通风管道6、天窗8的开启与关闭,实现内外空气的交换、对流,供电电源7给信号采集控制装置4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诚;樊志红,未经刘忠诚;樊志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1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等离子车用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车内安全自动空调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