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闸管整流桥换相过压吸收装置及晶闸管整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1108.9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7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卫;李宇俊;王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机控制设备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62 | 分类号: | H02M7/162;H02M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袁春晓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闸管 整流 桥换相 吸收 装置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闸管整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功率晶闸管整流桥换向过压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晶闸管整流桥是常用的交流转换成直流的换向装置。一般由六只晶闸管组成全控整流桥,见图1。这种整流桥在应用中,由于晶闸管的器件特性,在晶闸管关断时,会产生较大尖峰,称之为换相过电压。该过电压需要通过吸收回路进行抑制和减小。
现有的吸收回路是阻容吸收回路。在晶闸管整流桥中的每个晶闸管上并联一个电阻与一个电容,如图2中的电阻R、电容C组成吸收回路,减小晶闸管V1上的尖峰过电压。由于当晶闸管V1关断时,电容C要充电到V1相等的电压,V1开通时,电容C又要瞬间放电,对于高电压回路,长期充电、放电会严重影响电容C的寿命,也会增加损耗。
如图3是另一种吸收电路,其与上述方案的区别在于阻容吸收回路中的电阻采用的是非线性电阻,但此种电路在高电压场合由于吸收效果差,可靠性差,而很少应用。
另外一种吸收电路称为集中阻容吸收电路,如图4。该电路是提供一个二极管整流桥5和并联阻容模块6。变压器1输出的三相交流电接入到晶闸管整流桥2的输入端,同时也接至二极管整流桥5的输入端,晶闸管整流桥2的正输出端通过开关3连接至负载4的一端,负载4的另一端连接至晶闸管整流桥2的负输出端。电阻R′1与电容C′1并联后接入到二极管整流桥5的正、负输出端之间。
图4中的晶闸管整流桥2中的晶闸管上不再并联吸收电路,晶闸管在关断时会产生换相尖峰过电压并反映在其输入端上,由于整流桥5与整流桥2的输入端电压相同,输入端上的电压及叠加在其上面的尖峰换相过电压经整流桥5整流后在其输出端产生带毛刺的直流电压,直流电压上带有换向尖峰电压,经阻容模块6滤波后抑制了该尖峰电压,从而抑制了晶闸管整流桥输入端上的换相尖峰电压。
该吸收装置存在的问题是,阻容模块的时间常数τ=R′1C′1必需小于一定值,如几十毫秒,若时间常数较大,则无法吸收尖峰过电压。这样一来,电阻R′1取值便不能太大,电容C′1取值不能太小,否则吸收效果变差。然而当电阻R′1上的电压较高,如几千伏,时,电阻R′1的损耗非常大,这会导致电阻R′1发热甚至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有效快速吸收尖峰过电压,又能有效减少电阻损耗的换相尖峰过电压吸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晶闸管整流桥换相过压吸收装置,包括二极管整流桥,第一阻容模块及第二阻容模块;
二极管整流桥具有三相交流电输入端,用于接入三相交流电;
第一阻容模块与第二阻容模块串联后连接于二极管整流桥的正输出端与负输出端之间;
第一阻容模块包括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并联;第二阻容模块包括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容,第二电阻与第二电容并联;
第一电阻的阻值至少为第二电阻的阻值的10倍,第一电容的电容值至少为第二电容的电容值的10倍。
优选地,所述二级管整流桥包含6只快速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二级管整流桥中的6只二极管形成三支并联的支路,每支支路上串联有两只二极管,且其中在上的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下的二极管的阳极;三个支路中在上的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一起形成二极管整流桥的负输出端,三个支路中在下的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在一起形成二极管整流桥的正输出端;每个支路中两个二极管的公共连接点为二极管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
优选地,第一电阻阻值的取值范围为10千欧姆~100千欧姆,第一电容的电容值取值范围为10微法~100微法,第二电阻的阻值取值范围为1千欧姆~10千欧姆,第二电容的电容值取值范围为1微法~10微法。
优选地,第一阻容模块的时间常数为1百毫秒~10秒;第二阻容模块的时间常数为1毫秒~100毫秒。
本实用新型中的晶闸管整流电路,包括晶闸管整流桥、二极管整流桥,第一阻容模块及第二阻容模块;
晶闸管整流桥具有三相交流电输入端,用于接入三相交流电;晶闸管整流桥的输出端用于向负载供电;
二极管整流桥具有三相交流电输入端,与晶闸管整流桥的三相交流电输入端连接;
第一阻容模块与第二阻容模块串联后连接于二极管整流桥的正输出端与负输出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机控制设备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机控制设备有限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1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清灰机前滚轴
- 下一篇:一种嵌入式双面孔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