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苯类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40816.0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顾法生;曹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1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苯类 废气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领域,尤其涉及含苯类废气处理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漆制品等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溶剂,常用溶剂的主要成份为苯、甲苯和二甲苯等苯类溶剂。混合、配料、调色时溶剂挥发,产生大量以苯类蒸汽为主要有害物的废气。对这类废气若不进行有效控制而任其扩散排放,不仅危害工人健康,而且污染大气环境。
目前,苯类废气的净化方法很多,有直接燃烧、催化燃烧和吸附等。直接燃烧仅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气。催化燃烧是让废气在催化剂(钼、铂、钯等贵金属)作用下进行燃烧,但这种方法设备价格昂贵,只能适用于浓度较高处理、处理废气量较小的场合。吸附法净化是让废气通过吸附剂,废气中溶剂蒸汽被吸附,吸附饱后再进行解吸。目前使用的吸附剂主要是活性碳,该方法由于吸附效率受流速的限制,处理大风量时,设备庞大,占地面积大,另外吸附剂容易被废气中的固体微粒和胶粘物质堵塞,再有当废气温度高于50℃时活性碳几乎不起吸附作用。它主要用在处理气量小,废气浓度高的场合,所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类废气如果气量大、浓度低,直接燃烧法不适用,采用催化燃烧或活性碳吸附净化废气,则存在着造价、能耗和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我们寻找到一种新的技术途径——用设备造价低、净化效率高的特种吸收剂来吸收净化苯类废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吸附效果好,结构简单、可循环利用的含苯类废气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苯类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苯废气用吸收剂进行多次喷淋进行气液交换,然后用多层吸收剂濡湿的滤料层再度进行气液接触交换吸收,使苯类废气的浓度逐渐降低,最后脱液脱雾装置后排入大气,吸收剂为重柴油。
作为优选,吸收剂吸收饱和后进行解吸处理,将饱和的吸收剂加热到60~70℃,苯类溶剂解吸成蒸汽状,将蒸汽状苯类溶剂冷凝利用真空受液罐储存回用,剩余的吸收剂用溶剂冷却器冷却后储贮回用。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含苯类废气处理方法的处理系统,包括含苯类废气管道、与含苯类废气管道上的引风机、与含苯类废气管道连接的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包括塔体,塔体顶端设置有排气口,塔体近底端设置有进气口,塔体内设置有多层滤料层,每层滤料层上方对应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吸收塔底端设置有贮液段,贮液段设置喷淋管道连接每个喷淋装置,所述喷淋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吸收塔底端侧壁开设有饱和吸收液再生出口。
作为优选,饱和吸收液再生出口连接解吸回收系统,解吸回收系统包括加热反应器、与加热反应器蒸汽出口连接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器连接的真空受液罐、与加热反应器排液口连接的溶剂冷却器、与溶剂冷却器连接的溶剂贮罐,溶剂贮罐通过回用管道连接吸收塔的贮液段。
作为优选,溶剂冷却器连接冷却塔,冷却塔连接水池。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含苯废气由风机的抽力作用进入液体吸收净化装置,先经吸收剂多次喷淋进行气液交换,然后在吸收剂濡湿的滤料层间再度进行气液接触交换吸收,使苯类废气的浓度逐渐降低,最后经旋流板等脱液脱雾装置后排入大气,净化后的气体完全达到国家排放要求;吸收剂饱和后定期由解吸装置进行分离处理,分离后溶剂循环利用,解吸出的有机气体为液体状,回用于油漆(涂料)生产中;整个废气处理不产生废渣或废液,为零排放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废气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含苯类废气处理方法,将含苯废气用吸收剂进行3次喷淋进行气液交换,然后用3层吸收剂濡湿的滤料层再度进行气液接触交换吸收,使苯类废气的浓度逐渐降低,最后脱液脱雾装置后排入大气,吸收剂为重柴油。吸收剂吸收饱和后进行解吸处理,将饱和的吸收剂加热到60~70℃,苯类溶剂解吸成蒸汽状,将蒸汽状苯类溶剂冷凝利用真空受液罐储存回用,剩余的吸收剂用溶剂冷却器冷却后储贮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08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NCR法脱硝氨水存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式吸附红外脱附有机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