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金属泵单端面机械密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40004.6 | 申请日: | 2015-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0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黄碧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永益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12 | 分类号: | F04D29/12;F04D29/0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非金属 端面 机械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的机械密封结构,特别是非金属泵单端面机械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泵用机械密封是指安装运行在泵类设备中起动态密封作用的装置,避免水泵蜗壳中的流体介质通过泵轴流出水泵外的一种部件;由于水泵多为输送流体介质,具有水平安装、高转速、高压力、带固体颗粒、腐蚀性强等特点,所以泵用机械密封主体材质往往需要抵御固体颗粒的冲刷撞击、高转速带来的密封面高温磨蚀、高压力带来的密封参数不稳定、基体结构件被腐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现有的单端面机封结构,如图2所示,动环2装在叶轮1上,一般情况下碳化硅泵材质是不能加工的,所以直接铸造出来的叶轮1光洁度不高,动环2与叶轮1之间是存在有间隙的,介质颗粒易进入到密封圈3位置,易造成此处密封圈3失效;而且动环2与静环4之间没有轴向补偿量,同一造成硬碰硬,易磨损,泵停车过程中机封就会出现泄漏现象;当输送易结晶介质时,静环密封圈5容易失效;机封轴套6容易变形,且易与叶轮1发生相对转动,因此现有的单端面机封结构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减小动静环间摩擦、防止了轴套变形及滑动和整体延长机封结构的使用寿命的非金属泵单端面机械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非金属泵单端面机械密封结构,它包括叶轮、安装在叶轮上的轮毂、轴套、机封室、密封压盖、转轴、动环和静环,所述的转轴安装在轮毂内,所述的轴套套装在轮毂上,且轮毂与轴套之间设置有传动销A,所述的动环安装在轴套上,在动环与轴套之间安装有一传动销B,且动环与轴套之间具有轴向间隙,所述的密封压盖通过螺钉紧密贴合在机封室的右端面上,所述的密封压盖的左端部设置有一凸圈,所述的凸圈位于机封室中部的空腔内,所述的静环的右端安装在凸圈与轴套的间隙内,且静环的左端与动环贴合,所述的轴套的右端盖设置有多个止口,且轴套通过安装在转轴上的压紧螺栓固定在轮毂上。
所述的机封室内安装有多个连接座,连接座内开设有与螺钉配合内螺纹。
所述的轴套与轮毂接触的端面上安装有密封垫圈A。
所述的动环与轴套之间安装有密封圈A,静环与凸圈之间设置有密封圈B。
所述的密封压盖与机封室的端面上安装有密封垫圈B。
所述的密封圈A和密封圈B均采用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动环改装在轴套上,解决了由于叶轮铸造原因造成的转配缺陷,保护了此处的密封圈,从而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2、加大机封室与静环的间隙,及静环与密封圈前面的间隙,从而使得介质不容易在此处结晶沉积,有效防止了介质沉积结晶所造成的堵塞。
3、动环与轴套轴向留有足够的间隙,增加了动、静环轴向补偿量,保证动、静环摩擦副贴合的可靠,且减小了动静环间的摩擦,保证了动、静环的使用寿命。
4、轴套上设置有多个止口,用压紧螺栓固定在轮毂上,有效防止了轴套与轮毂间的变形及滑动,延长了轴套和轮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单端面机封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叶轮,2-轮毂,3-轴套,4-机封室,5-密封压盖,6-转轴,7-动环,8-静环,9-传动销A,10-传动销B,11-凸圈,12-压紧螺栓,13-连接座,14-密封垫圈A,15-密封圈A,16-密封圈B,17-密封垫圈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永益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永益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400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箱落地式轴流风机
- 下一篇:一种木薯浆料泵密封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