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铁废水处理设备进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39861.4 | 申请日: | 2015-08-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6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冯雄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圣富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8 | 分类号: | B01D21/08;C02F1/52;C02F103/16 |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赵贵春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城东街道金山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铁 废水处理 设备 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废水处理设备进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钢铁工业的生产过程包括选材、炼钢(连铸)、轧钢等生产工艺。钢铁工业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用水、设备与产品冷却水、烟气洗涤和场地冲洗等,但70%的废水还是源于冷却用水。间接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仅受热污染,经冷却后即可回用;直接冷却水因与产品物料等直接接触,含有污染物质,需经处理后方可回用或串级使用。一般钢铁废水处理设备由于处理量大,钢铁废水与混凝剂和/或助凝剂的混合液混合不充分,混凝反应往往不完全,导致处理不达标。现有技术急需一种混凝反应充分的钢铁废水处理设备进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混凝反应充分的钢铁废水处理设备进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钢铁废水处理设备进水装置,包括水池和设置在水池中的中心反应区,所述中心反应区由柱形筒壁围合而成,所述中心反应区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柱形筒壁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搅拌装置的搅拌方向相反。通过将进水口的进水方向与搅拌装置的搅拌方向反相设置可以增强机械搅拌混合强度,提高污水的混凝效率,提高废水的处理量,减少混凝沉降分离设备的体积,从而节省工程投资。
作为优选地,所述柱形筒壁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产生紊流的螺旋导流板。通过螺旋导流板造成紊流,加强了搅拌效果,从而使大量的细微颗粒相互碰撞形成絮凝体。
作为优选地,所述螺旋导流板的螺旋导流方向与进水口的进水方向相配合。这样的设计使得螺旋导流板的螺旋导流方向与搅拌装置的搅拌方向逆向,进一步增强搅拌效果。
柱形筒壁为圆柱形筒壁;柱形筒壁底部封闭,上端设有混合液流出的开口;进水口设置于柱形筒壁下部的侧壁上。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通过搅拌电机驱动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底部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设置于进水口附近。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利于增强搅拌效果。
作为优选地,所述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通过斜管沉淀区泥水分离,清液经出水堰槽收集后,从出水管排出,沉淀形成的污泥储存于污泥斗,最终由排泥管排出。
作为优选地,所述水池底部设有泥斗,所述泥斗底部设有排泥管,所述水池内部设有斜管沉淀区,所述水池上端设有出水堰和出水管。这样的设计是对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喷淋管对冲刷泥斗内壁上的污泥进行冲洗,防止内壁上污泥流不动的情况发生,提高排泥装置的运营及维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池;2、中心反应区;3、柱形筒壁;4、进水口;5、螺旋导流板;6、搅拌电机;7、搅拌轴;8、搅拌桨;9、进水管;10、泥斗;11、排泥管;12、斜管沉淀区;13、出水堰;14、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钢铁废水处理设备进水装置,包括水池1和设置在水池1中的中心反应区2,所述中心反应区2由柱形筒壁3围合而成,所述中心反应区2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柱形筒壁3上设有进水口4,所述进水口4的进水方向与搅拌装置的搅拌方向相反。药剂通过进水管9通过进水口4一起进入中心反应区2,或者药剂单独设置药剂管加入中心反应区2内,加入的位置设置在进水口4附近。
所述柱形筒壁3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产生紊流的螺旋导流板5。
所述螺旋导流板5的螺旋导流方向与进水口4的进水方向相配合。
柱形筒壁3为圆柱形筒壁3,柱形筒壁3底部封闭,上端设有混合液流出的开口,进水口4设置于柱形筒壁3下部的侧壁上。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6、通过搅拌电机6驱动的搅拌轴7和设置在搅拌轴7底部的搅拌桨8;所述搅拌桨8设置于进水口4附近。
所述进水口4与进水管9连通。
所述水池1底部设有泥斗10,所述泥斗10底部设有排泥管11,所述水池1内部设有斜管沉淀区12,所述水池1上端设有出水堰13和出水管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圣富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圣富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9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光学胶贴合工艺
- 下一篇:一种液体增粘树脂蒸馏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