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内模型试验中测土体分层沉降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39443.5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5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峰;黄建红;杨建峰;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室内 模型 试验 中测土体 分层 沉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室内模型试验中测土体分层沉降的装置,属于岩土工程沉降监测中量测土体沉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真空预压加固软基室内模型试验领域中,常常研究土体表层沉降或是某一高处土体的沉降,通过其沉降来反映土体应变、沉降、固结度等规律。土层中各层土的压缩量,是研究土体在荷载作用下需要获得的重要数据,是检测软基加固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经对现有的技术文献检索发现,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并提高真空传递效能和加固效果,中国专利名称:分层沉降仪,专利申请号20042003507211,该分层沉降仪采用了电测位移传感器进行测试,精度较高,但由于这种沉降仪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在室内模型中提高了测量的成本,不利于广泛地推广应用。由于室内模型试验受到缩尺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微型、简单、适用的测试工具来量测土体分层沉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室内模型试验中测土体分层沉降的装置,该用于室内模型试验中测土体分层沉降的装置能够在隔绝的大气情况下,测得室内模型中土体的分层沉降,可测定一条测线上多点的分层沉降,能更加的直观、真实,更准确的了解土体压缩过程中土体内固结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室内模型试验中测土体分层沉降的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筒体,筒体内设有土体填充腔,土体填充腔内竖向设有棒体,棒体上套有若干个板块,每个板块下端连接磁环,每个磁环对应的筒体的外侧设有指南针,所述土体填充腔上端设有土体表层,棒体上端与土体表层底部留有距离。
所述棒体为塑料棒,直径为3~5mm。
所述板块为圆形塑料板,外径为50mm,内径为6~10mm。
所述磁环为抗干扰铁氧体磁环。
所述磁环直径为10mm,内孔为6mm,厚度为5mm。
采用这种用于室内模型试验中测土体分层沉降的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该装置结构简单,材料简单普遍,安装和测试简单,造价较低;
2、该装置内置于土体内,不与外界大气压相通,能够在隔绝的大气情况下,测得室内模型中土体的分层沉降;
3、该装置埋置于土体内,装置是微型、可忽略尺寸效应的,可测定一条测线上多点的分层沉降的简单装置,能够满足模型试验的试验要求;
4、应用指南针直接指出沉降磁环的位置,更加的直观、真实,更准确的了解土体压缩过程中土体内固结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室内模型试验中测土体分层沉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有:1.棒体;2.板块;3.指南针;4.磁环;5.土体填充腔;6.筒体;7.土体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用于室内模型试验中测土体分层沉降的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筒体6,筒体6内设有土体填充腔5,土体填充腔5内竖向设有棒体1,棒体1上套有若干个板块2,每个板块2下端连接磁环4,每个磁环4对应的筒体6的外侧设有指南针3,所述土体填充腔5上端设有土体表层7,棒体1上端与土体表层7底部留有距离。
所述棒体1为塑料棒,直径为3~5mm。
所述板块2为圆形塑料板,外径为50mm,内径为6~10mm。
所述磁环4为抗干扰铁氧体磁环。
所述磁环4直径为10mm,内孔为6mm,厚度为5mm。
在筒体6填筑土体的过程中,当填筑到某一测定位置处,将磁环4和板块2套在土体中垂直放置的棒体1上,板块2位于磁环4之上且二者紧密相联,此位置即是该层土体的初始位置。
该装置在实施时,在筒体6中填筑土体过程中,将本装置垂直埋置于拟加固土体内,将磁环4和板块2放置在不同土层的指定位置,棒体1上端至土体表层7底部预留一段距离,保证土体沉降后棒体1不穿出土体表层7。具体测量时,首先将筒体6内土体填筑后静置24小时,借助指南针3指示出磁环4的初始位置,然后对土体表层7开始施加荷载。土体在荷载的作用下发生沉降压缩,用指南针3指示出各个时刻磁环4的位置,用游标卡尺量测出某时刻的位置与初始位置的高度差,该高度差即为某层土的沉降压缩量,通过该压缩量可知该层土体的固结、应变、加固效果等。
本申请中没有详细说明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9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