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浓密机絮凝剂多水平给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9007.8 | 申请日: | 2015-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10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吕宪俊;由晓芳;李琳;吴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段毅凡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密 絮凝 水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料装置,尤其是浓密机絮凝剂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浓密机的絮凝剂给料装置其结构见图1,它包括浓密机给料井、矿浆给料管、脱气槽、絮凝剂给料管,连接关系是:将絮凝剂给料管和矿浆给料管均伸入到浓密机的脱气槽中,在脱气槽中,絮凝剂与来料矿浆充分混合后,再进入浓密机给料井中。存在的缺陷是:由于脱气槽中矿浆的给入速度比较大,会把形成的絮团重新打散;而由于絮凝剂的自身缺陷,形成的絮团被打散后就不能再次形成,这样不仅造成了絮凝剂的浪费,也会大大降低浓密机的絮凝沉降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浓密机絮凝剂给料装置沉降效率低和浪费絮凝剂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浓密机絮凝剂多水平给料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浓密机絮凝剂多水平给料装置,它包括浓密机给料井、矿浆给料管、脱气槽和絮凝剂给料管,矿浆给料管伸入到浓密机的脱气槽中,矿浆经脱气槽后再进入浓密机给料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絮凝剂给料管直接伸入浓密机给料井的内部;所述的絮凝剂给料管的末端封闭,在絮凝剂给料管上均匀开设有1-8排布料孔5,布料孔的孔径0.5-1mm,由于布料孔的孔径较小,絮凝剂分子量和粘度较大,需要一定的给料压力,絮凝剂才能从布料孔溢出,絮凝剂给料压力范围为0.2-1MPa。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絮凝剂给料管位于浓密机给料井的内部,而浓密机矿浆入料先经过脱气槽再进入给料井后,给料速度会比较小,又因为絮凝剂的布料孔分布在浓密机给料井内部不同的位置,絮凝剂从不同位置的布料孔溢出可以充分与矿浆混合。
2、现有的絮凝剂给料从同一位置单点给入,而本实用新型絮凝剂给料采用了不同位置多点布料,使得絮凝剂在矿浆中的分布更均匀。另外,传统絮凝剂的加药点和矿浆的给料都在脱气槽内,由于给料矿浆的高速冲击,易破坏已形成的絮团,不仅浪费絮凝剂,也降低絮凝剂沉降效率,而本实用新型絮凝剂给料管的加入点在给料井内,此处的矿浆速度更低,湍流强度更弱,对絮团的破坏作用较轻,避免了传统絮凝剂给料装置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浓密机絮凝剂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浓密机絮凝剂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浓密机絮凝剂给料管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矿浆给料管,2-脱气槽,3-给料井,4-絮凝剂给料管,5-布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是现有浓密机絮凝剂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包括浓密机给料井3、矿浆给料管1、脱气槽2和絮凝剂给料管4,絮凝剂给料管4伸和矿浆给料管1均伸入到浓密机的脱气槽2中。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浓密机絮凝剂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与现有技术区别在于:絮凝剂给料管4直接伸入浓密机给料井3的内部;絮凝剂给料管4的末端封闭,在絮凝剂给料管4上均匀开设有3排布料孔5(见图3),要求布料孔的孔径0.5-1mm,絮凝剂给料压力范围为0.2-1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90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水洗压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浮油回收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