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液相真空脱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8468.3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34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盛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14 | 分类号: | G01N30/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刘翠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真空 脱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气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过程中的微型自动液相真空脱气机。
背景技术
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过程中,尤其进行多元梯度洗脱时,溶解在流动相中的气体在混合时通常以气泡形式逸出,它不仅影响色谱柱的分离效率,而且影响检测器基线的稳定性降低灵敏度。这就需要清除混入或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以保证检测分析的精度。
液相真空脱气机是一种用于消除管道内液体所含或溶于其中的气体(主要是空气及氧气)的设备,能够去除液相中的气体。
现有的传统真空脱气机通常存在如下不足:
1、主要通过泵循环开启/关闭保证真空度,不可避免会导致真空腔压力波动从而导致检测器基线基线波动;
2、一般均采用电磁阀实现切换,存在反应滞后从而导致真空滞后后果。
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实用新型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传统真空脱气机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自动液相真空脱气机:采用零滞后直流低压高速真空泵,以实现真空泵连续恒定高速运行,实现快速抽空,不会有真空滞后现象而反复停止和开启真空泵,避免了基线波动,极大提高稳定性和灵敏度;另外该零滞后直流低压高速真空泵可使小的气流连续清洗泵头以排除任何可能从真空腔中进入的气体,取消了传统设计中的电磁阀;采用内径仅为0.8mm的脱气膜管,脱气效率超过传统PTFE设计的数十倍,有效减小了内腔体积和整机体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PCBA)及压力传感器技术,设定压力传感器的负压目标值,对真空度实现即时检测及反馈,以保证脱气效果及维持极高的真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液相真空脱气机,包括:机架、真空泵、至少一个脱气室和控制单元;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泵安装支架与所述机架的一侧壁联接;所述脱气室通过脱气室安装板设置于机架上与真空泵相对的另一侧壁上;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机架的底壁上;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供电模块和设置于供电模块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内预设负压目标值;
所述真空泵与供电模块电连接;
所述脱气室分别与真空泵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真空泵包括电机、泵体、泵头和气路进出口,其中,所述电机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泵体与电机驱动连接,所述泵头连接于泵体上,所述气路进出口分别与泵头和脱气室相连,形成零滞后直流低压高速真空泵。
优选地,所述气路进出口共4个。
优选地,所述脱气室包括脱气室腔体以及设置于脱气室腔体两侧面上的脱气室腔盖,脱气室腔体与脱气室腔盖形成密闭脱气室;所述脱气室腔体内部设有脱气管,脱气管通过密封接头和密封锥与脱气室腔盖的内端面连接,所述密封锥通过封接头固定;所述脱气室腔体上设有分别与真空泵和压力传感器连通的脱气室进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脱气管的内径为0.8mm。
优选地,所述脱气室腔盖上设有用于脱气管安装的螺孔、用于外接管路联接件安装的螺孔、脱气室腔体安装用孔和脱气室安装板装配用孔。
优选地,所述脱气室腔体、脱气室腔盖、密封接头和密封锥分别采用工程塑料材质;所述脱气管采用纳米材料。
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包括:PCB板以及设置于PCB板上的输入直流电源插座和真空泵供电插座,所述输入直流电源插座与真空泵供电插座电连接,所述真空泵供电插座与真空泵电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PCB板上。
优选地,所述供电模块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于PCB板上,并分别与输入直流电源插座、真空泵和/或脱气室电连接;
所述指示灯包括:
-电源接通指示灯;
-真空泵处于运转指示灯;
-真空度达到设定值指示灯。
优选地,所述自动液相真空脱气机还包括如下任一个或任多个部件:
-减震橡胶垫,所述减震橡胶垫设置于真空泵安装支架与机架和真空泵之间,用于吸收震动降低噪声;
-隔离柱,所述隔离柱安装于控制单元与机架之间;
-减震橡胶脚垫,所述减震橡胶脚垫安装于机架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隔离柱采用尼龙材质或工程塑料材质。
优选地,所述机架、真空泵安装支架和脱气室安装板均采用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盛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盛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8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