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点火线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7525.6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董叶根;蒋凯华;梁朱勤;陆敏伟;徐永良;徐芳华;肖许明;徐拥军;周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盐县爱建汽车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12 | 分类号: | H01F38/12;H01F27/40;H01F27/29;H01F27/32;H01F27/02;H01F27/30;F02P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14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点火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用点火线圈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点火线圈之所以能将车上低压电变成高电压,是由于有与普通变压器相同的形式,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的匝数比大。但点火线圈工作方式却与普通变压器不一样,普通变压器是连续工作的,而点火线圈则是断续工作的,它根据发动机不同的转速以不同的频率反复进行储能及放能。当初级线圈接通电源时,随着电流的增长四周产生一个很强的磁场,铁芯储存了磁场能;当开关装置使初级线圈电路断开时,初级线圈的磁场迅速衰减,次级线圈就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初级线圈的磁场消失速度越快,电流断开瞬间的电流越大,两个线圈的匝比越大,则次级线圈感应出来的电压越高。但是传统的点火线圈没有任何控制电压的设备,只有绝缘的外壳,安全性和可控性能不高,现有一种点火线圈,可以通过附加电阻接头控制点火时的高电压,安全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点火线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绝缘性能好,点火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点火线圈,包括铁芯、次级线圈、初级线圈、外壳、上盖和底板,所述铁芯下端设有凸起,所述底板上设有对应的凹槽,所述凸起和凹槽配合安装,所述铁芯侧壁上套有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外侧套有初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外侧设有外壳,所述外壳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的端面设有凸起柱,所述凸起柱与上盖为一体成型,所述凸起柱内部设有高压线接柱,所述上盖的两端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低压接线柱,所述低压接线柱上设有附加电阻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次级线圈一端与初级线圈相连接,次级线圈另一端与高压线接柱相连接,所述初级线圈一端与低压接线柱相连接,初级线圈另一端与外部开关装置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次级线圈和初级线圈之间设有环氧树脂层。
作为优选,所述低压接线柱通过螺栓固定在上盖的上表面,所述高压线接柱固定在上盖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的设置,从而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压,外部火花塞获得的能量也越高,点火效果好,采用附加电阻接头的设置,通过改变接入电阻改变输入的电流,进而改变输出的感应电压,可控性高,使用安全可靠,上盖采用绝缘材料,可以使得内部高压线接柱与外部绝缘,提高了安全的性能,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点火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芯、2-次级线圈、3-初级线圈、4-外壳、5-环氧树脂层、6-低压接线柱、7-高压线接柱、8-上盖、9-凸起柱、10-底板、11-凸起、12-凹槽、13-附加电阻接头、1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点火线圈,包括铁芯1、次级线圈2、初级线圈3、外壳4、上盖8和底板10,所述铁芯1下端设有凸起11,所述底板10上设有对应的凹槽12,所述凸起11和凹槽12配合安装,所述铁芯1侧壁上套有次级线圈2,所述次级线圈2外侧套有初级线圈3,所述初级线圈3外侧设有外壳4,所述外壳4上端安装有上盖8,所述上盖8的端面设有凸起柱9,所述凸起柱9与上盖8为一体成型,所述凸起柱9内部设有高压线接柱7,所述上盖8的两端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低压接线柱6,所述低压接线柱6上设有附加电阻接头13,所述次级线圈2一端与初级线圈3相连接,次级线圈2另一端与高压线接柱7相连接,所述初级线圈3一端与低压接线柱6相连接,初级线圈3另一端与外部开关装置相连接,所述次级线圈2和初级线圈3之间设有环氧树脂层5,所述低压接线柱6通过螺栓14固定在上盖8的上表面,所述高压线接柱7固定在上盖8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盐县爱建汽车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盐县爱建汽车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7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