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码产品3D钢化玻璃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7249.3 | 申请日: | 201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4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勋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33/00;B32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雨***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产品 钢化玻璃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膜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数码产品3D钢化玻璃保护膜。
背景技术
手机膜又称手机美容膜、手机保护膜,是可用于装裱手机机身表面、屏幕及其他有形物体的一种冷裱膜,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手机屏幕保护膜、手机机身保护膜;功能由最初的单纯防刮保护膜到idskin、chinee推出功能型保护膜系列可分为:防窥膜、镜子膜、AR膜、磨砂膜、防刮保护膜、3D膜、手机机身防刮花保护膜等,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是玻璃保护膜。但是因为现在的电子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快,外观的变化也很大,现在市场上主流的产品的边框大多是弧形的,这样贴膜的时候只能保护到一个平面上的部分,对边框位置保护不到位。当然市场上有出现针对弧形边框的保护膜,这种边框弧形的手机膜其实是分层的,厂家在制作好保护膜后,沿着边框的一圈位置粘贴了一层透明的亚克力,才达到这种弯曲弧形的效果。但是生产过程较为繁琐,而且粘贴的效果不好,可能会脱落,同时亚克力材质的边框相对来说硬度较大,不能起到很好的全面覆盖保护作用。而且因为一般的电子产品的亮度较强,贴的一般的钢化玻璃膜对使用者的视力不能起到一个很好保护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数码产品的屏幕起到更好、更全方位的保护效果,特别是边框是弧形的产品,能够改变现有技术中的利用亚克力分层粘贴带来的保护膜本身的质量的不稳定(分层脱离、硬度较大),而且分层结构的产品生产流程相对来说也比较繁琐,生产成本太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数码产品3D钢化玻璃保护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数码产品3D钢化玻璃保护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数码产品3D钢化玻璃保护膜,包括:一膜主体以及沿膜主体的边缘形成的弧形边框,膜主体及弧形边框由钢化玻璃加热软化后,由制模设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膜主体由三层结构复合构成,其包括:玻璃膜、设置于玻璃膜正面的钻石膜以及设置于玻璃膜背面的抗蓝光膜。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抗蓝光膜底面涂覆有胶层。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胶层上设置有防护膜。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弧形边框沿与膜主体相交处开始向抗蓝光膜方向弯曲延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的康宁3D钢化玻璃,硬度更好、清晰度更高;正面真空镀钻石膜,增强硬度;背面真空镀抗蓝光膜,防止视力损伤,更好的保护使用者的眼睛;
2、整个3D钢化玻璃膜利用热弯设备,采用一体成型制作,流程简单;
3、保护膜边缘的弧形边框结构可以更好的对所需粘贴保护的数码产品进行全方位的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见图1-3所示,数码产品3D钢化玻璃保护膜,包括:一膜主体1以及沿膜主体1的边缘形成的弧形边框2,膜主体1及弧形边框2由钢化玻璃加热软化后,由制模设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的膜主体1由三层结构复合构成,其包括:玻璃膜、设置于玻璃膜正面的钻石膜以及设置于玻璃膜背面的抗蓝光膜。
所述的抗蓝光膜底面涂覆有胶层,胶层上设置有防护膜,弧形边框2沿与膜主体1相交处开始向抗蓝光膜方向弯曲延伸。在制作时,对来料未加工的玻璃进行加工抛光切割——利用加热折弯设备进行加热(后会变软,加热温柔800-900度左右)——然后用制模设备(上下套模)弧形边框进行弯曲加工——在抛光成型(在热处理和弯曲时边不整齐或者沾有杂物)——镀膜(将固态的钻石膜和抗蓝光膜进行物理升华,成为气态的,然后镀膜,玻璃膜的正面镀钻石膜、背面镀抗蓝光膜)——在背面涂胶——粘贴一层保护膜。
3D钢化玻璃膜采用一体成型,加热弯曲加工,达到弧形边框结构,对数码产品进行全方面的保护,同时还防灰尘。工艺流程简单。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勋,未经张建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7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