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楼板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7024.8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民筑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 | 分类号: | B66C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起重吊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楼板吊具。
背景技术
预制板是目前建筑施工领域当中使用最广泛的拼装件,其可预先根据工程要求或相关标准进行预制,在施工过程中可直接吊装使用,从而节约了成本,缩短了工期。预制楼板在吊装作业时,一般采用钢丝绳或帆布吊装带穿过预制楼板的下方,由于该预应力楼板的边角为锐角,在楼板的吊装过程中容易切断钢丝绳或帆布吊装带,造成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楼板在吊装过程中,易切断钢丝绳或帆布吊装带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安全性高的预制楼板吊具。
一种预制楼板吊具,用于吊装预制楼板,所述预制楼板吊具包括:
横梁和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均包括夹持机构本体、托板及压紧组件,所述夹持机构本体的上端铰接于所述横梁上,所述托板和压紧组件均设置在所述夹持机构本体的内侧,所述压紧组件与托板相对设置,且二者之间的距离可调。
上述预制楼板吊具,在夹持机构的托板与压紧组件的配合作用下,将预制楼板固定。如此,预制楼板吊装过程中固定稳定,安全性高,且安装简单,使用便利。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支承件及调节件,所述支承件固接于所述夹持机构本体的内侧,所述支承件上开有螺纹孔,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螺纹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承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件为螺杆,所述调节件远离所述托板的一端设有手轮,所述调节件靠近所述托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夹紧所述预制楼板的压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两所述夹持机构内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压紧组件沿所述滑槽楔形配合地可上下滑动,所述预制楼板吊具还包括连接组件,当所述压紧组件滑动到预设位置,所述连接组件可将设于两夹持机构的压紧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以防止所述压紧组件沿滑槽向上移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设于两夹持机构的压紧组件连接;
当所述压紧组件滑动到所述预设位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第二连接件搭扣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楼板吊具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夹持机构本体位于所述横梁的同一侧,所述限位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上,其下端在预定状态下用于抵接所述预制楼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本体包括直臂及与所述直臂一体成型的曲型臂,所述托板设置于所述直臂下部的内侧,所述曲型臂的上部铰接于所述横梁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预制楼板吊具还包括两个配重组件,每个所述配重组件与对应的所述夹持机构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位于夹持机构本体的内侧,所述夹持机构本体与所述配重形成一以所述夹持机构本体的铰轴为支点的杠杆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配重组件包括连杆及配重块,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夹持机构本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块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楼板吊具还包括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用于在预定状态下将所述配重块锁紧在横梁上。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预制楼板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预制楼板吊具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预制楼板吊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民筑友有限公司,未经中民筑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7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机段节梁钻孔模具
- 下一篇:一种转向节对钻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