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6526.9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7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相淮昌;陈祥龙;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阳光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F25B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76808***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配电柜内部的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行业供电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高压配电柜,其中许多在室外的自然环境中。这些高压配电柜不可避免地受到风吹雨淋的侵袭,特别是炎热潮湿的夏季,当空气中湿气特别大的时候,供电安全性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许多高压配电柜由于受到内部空间的限制,而现有的工业除湿机多采用氟制冷原理,体积大,不便于安装于配电箱柜内,所以现有配电箱柜除湿大多采用湿度控制器+加热器方式,此方式实际上并不能将水分子排出箱外,只是使箱内温度升高,让水汽不凝结成露珠;由于箱内空气水分呈不饱和状态,在箱体密封不好时,箱外的水汽将进入箱内,导致箱内绝对湿度的上升,在气温变化较快时,达不到除湿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除湿效果好的除湿装置,可用于配电柜内部的干燥除湿,保证了供电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除湿装置,包括箱体、和除湿机构,所述的箱体设有前腔和后腔,箱体顶部设有箱体上盖,前腔和后腔之间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槽孔;所述的除湿机构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冷凝片、风扇、散热片和控制系统,所述的散热片、风扇和控制系统均位于后腔,冷凝片位于前腔,半导体制冷片位于定位板的槽孔内,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连接冷凝片,另一端连接散热片,风扇位于散热片的后方;所述的散热片和风扇的下方设有固定架,控制系统安装在固定架的下方,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整个除湿机构的工作;所述的前腔内设有积水槽,积水槽位于冷凝片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积水槽为漏斗形,前端低于后端,定位板和箱体内壁均设有定位块,积水槽架设在定位块上;积水槽底部连接有排水管,箱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排水管经过排水口伸出箱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后壁和箱体的底部均设有进风孔,所述的进风孔分别位于风扇的后方和控制系统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上盖和箱体的前壁也设有进风孔,进风孔分别位于冷凝片的上方和冷凝片的前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上盖和箱体的侧壁设有出风孔,所述的出风孔分别位于散热片的上方和散热片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架两侧设有向下弯折的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紧贴后腔的侧壁一直伸到箱体后腔的底部,固定架后端设有与风扇后方相连通的进风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底部设有支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通过半导体制冷片连接冷凝片和散热片,利用半导体制冷片产生的温差,将冷凝片上的冷凝的水滴收集到积水槽中排出柜体外,保持了柜体内气体的干燥,保证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加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和对应的名称为:
1.箱体,11.前腔,12.后腔,13.定位板,14.定位块,15进风孔,16.出风孔,21.冷凝片,22.半导体制冷片,23.散热片,24.风扇,25.控制系统,26.固定架,261.进风通道,262.支撑片,3.箱体上盖,4.积水槽,5.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阳光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未经日照阳光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65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力闸阀
- 下一篇:体重斜面自助式腰椎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