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36450.X | 申请日: | 2015-08-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5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郑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4G17/00 | 分类号: | G04G17/00;G04G9/00;A44C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彭柳眉 |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多以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主流的产品形态包括以手腕为支撑的watch类(包括手表和腕带等产品),以脚为支撑的shoes类(包括鞋、袜子或者将来的其他腿上佩戴产品),以头部为支撑的Glass类(包括眼镜、头盔、头带等),以及智能服装、书包、拐杖、配饰等各类非主流产品形态。
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及显示时间的仪器。如图1所示,普通手表查看时间时,若时间显示的区域(如实线所指的时间显示区域)不在视线范围内,则需要通过另一只手旋转手表进行调整,把时间显示区域转到人眼的视线范围内(如虚线所指的时间显示区域)。目前,智能型手表或腕表同样存在该类问题,即用户需看时间时,若用于显示时间的区域正好不在便于查看的视线范围内,则同样需要通过另一只手来调整时钟的显示区域来看时间,如此导致用户使用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调节时间显示区域、方便观看时钟的可穿戴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环形,所述本体包括第一本体、腔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所述腔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均为环形,所述腔体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第一本体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外径,所述第一本体表面覆盖有显示屏、内部延所述第一本体的环形结构均匀设置有位置测量电极,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介质,所述腔体未被介质完全填充。
优选地,所述介质为导电介质并与所述位置测量电极接触。
优选地,所述导电介质为活动导电金属球或导电液体。
优选地,所述活动导电金属球为一颗或多颗。
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佩戴于手腕处。
优选地,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手表或手环。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内置有连接所述位置测量电极以及控制所述显示屏的芯片。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为柔性屏幕。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由于在重力作用下,介质始终停留在手腕的下方,通过位置测量电极将介质的位置反馈给对应芯片,由芯片自动把时间显示区域调整为介质的对立面,即手腕的上方,从而实现无论可穿戴设备在手腕上如何转动,时间显示区域均在人眼的视线范围内,无需再通过用户的另一只手进行调整,方便用户查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手表查看时钟显示区域的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穿戴设备及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可穿戴设备为手表或手环,佩戴于手腕处。如图2所示,该可穿戴设备10包括本体11,该本体11为环形,该本体11包括第一本体12、腔体13和第二本体14,其中,第一本体12、腔体13和第二本体14均为环形,腔体13位于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4之间,第一本体12的内径大于第二本体14的外径。
第一本体12表面覆盖有显示屏120、内部沿着该第一本体12的环形结构均匀设置有位置测量电极121,且第一本体12内置有连接位置测量电极121以及控制显示屏120的芯片(图未示)。优选地,第一本体12表面全部覆盖有显示屏120。其中,显示屏120为柔性屏幕。
腔体13内设置有介质130,该介质130为导电介质并与位置测量电极121接触,其中,腔体13未被介质130完全填充。在本实施例中,介质130为一颗或多颗活动导电金属球131(图中仅示意一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64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