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3937.2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7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2/7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为移动电子设备充电的充电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装置保护壳及便携式移动充电设备于销售市场现已较为普及地被贩卖。然而移动充电设备与电子装置在使用时的组合状态也多为分离模式,如中间采用线缆连接器相连等。因此用户在使用移动充电设备时,除需要安置电子装置外还需要额外的空间安置移动充电设备,因而无论是移动充电设备在使用中还是备用中,都会对用户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进而难以满足时下消费者的便捷的应用需求。
因此,鉴于所述充电设备设计上的不足,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充电组件用来解决用户在使用移动充电设备时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之充电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组件,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所述充电组件包括保护壳及充电背盖,所述保护壳包括板状基板及自基板外围向一侧延伸形成的卡固板,所述基板及卡固板之间形成收容电子设备的收容空间,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暴露于所述保护壳的前侧,所述充电背盖内置充电模组,所述充电模组包括电源组件、控制电源组件充放电的控制电路板及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的用以连接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器,所述保护壳与充电背盖之间设置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保护壳或充电背盖的卡槽结构及对应所述卡槽结构的卡块结构,所述充电背盖的底部设有定位盖,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接方向沿竖直方向地固定于所述定位盖,将所述充电背盖组装于配有所述保护壳的电子设备时,将所述定位盖抵靠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底端同时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入电子设备,所述卡块结构卡置于所述卡槽结构,至此所述充电背盖卡固于电子设备,当需要自配有保护壳的电子设备上插接充电背盖时,将第一连接器退出电子设备,定位盖脱离于电子设备的抵靠,卡块结构自卡槽结构内释放,至此所述充电背盖脱离与电子设备的卡固。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背盖包括收容所述充电模组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互组配扣合以形成用以容纳充电模组的容置空间的后盖及前盖,所述定位盖固定于所述前盖的底端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及控制电路板内置于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一连接器固定于前盖底端,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插接端暴漏于所述定位盖的顶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盖包括截面概呈“U”型的侧面板及连接所述侧面板内侧缘且平行所述前盖的前面板,所述侧面板、所述前面板及前盖之间形成包覆第一连接器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避位孔,所述避位孔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暴露于所述定位盖的顶端及底端,所述避位孔可允许耳机插头自其中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背盖还设有用以控制充电功能开启或停止的开关,所述开关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所述开关固定于所述前盖的底端,所述定位盖设置允许开关外端通过的通孔,所述开关外端自所述通孔暴露于所述定位盖的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盖于靠近电子设备麦克风附近开设贯穿其中的导音孔以使声音可通过其传入麦克风以被其接收。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采用胶体粘贴固定于所述容置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为可充放电的电池,所述充电背盖还设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以为所述电源组件充电的第二连接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组件为采用无线充电技术的无线充电模组,所述无线充电模组可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所述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可为电子设备充电的电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组件包括保护壳及充电背盖,所述充电背盖可于需要时为电子设备提供备用电源,且在提供电源的同时可与保护壳组配,方便用户的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组件与一电子设备的立体组装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组装图。
图3为图1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1中电源组件中保护壳与充电背盖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图1中电源组件与电子设备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5中充电背盖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8为图7中充电背盖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9为图8中充电背盖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10为图9中电源组件的部分立体放大分解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放大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3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