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臂辊道辊轴轴承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3657.1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实荣;麦吉昌;陈继科;陈建明;彭志明;巫俊忠;罗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0 | 分类号: | F27D3/00;F27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臂 辊轴 轴承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内悬臂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臂辊道辊轴轴承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炉内悬臂辊是用于将钢坯输送到炉内以及输送出炉外的重要设备,其既要承载钢坯的重量,又要在高温环境中完成输送。
目前炉内悬臂辊的辊轴大都通过设置在辊轴两端的轴承及轴承座进行支撑,在工作过程中,靠近高温区域一侧的部件,极易受高温影响而导致润滑油失效,轴承座烧坏,导致轴承卡死,影响炉内进出钢坯等,为此不得不经常性停产更换悬臂辊,既影响正常生产,又增加维修成本及人力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悬臂辊道辊轴轴承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可以延长靠近高温区域一端轴承的寿命以降低辊道故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臂辊道辊轴轴承冷却装置,包括底座和辊轴,底座上固定水冷轴承座和剖分式轴承座,
水冷轴承座靠近辊轴右端;
水冷轴承座内设有带紧定套轴承,剖分式轴承座内设有剖分式轴承,辊轴穿过水冷轴承座和剖分式轴承座,并通过水冷轴承座内的轴承和剖分式轴承座内的轴承共同支撑;
所述辊轴为空心轴,末端设有旋转接头及进水管、出水管,辊轴末端的出水管连接出水接头,其进水管连接进水接头,辊轴右端连接辊子。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轴承座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管出水及进水接头的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轴承座的材质为铸钢。
进一步地,所述水冷轴承座的进水管及出水管以串联的方式通过金属软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接头、进水接头的连接方式采用24°锥密封连接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位于水冷轴承座的低位,出水管位于水冷轴承座的高位。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球阀。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根据原剖分式轴承座的中心高、螺栓孔距及相应轴承的外径和宽度的数据为基础设计水冷轴承座的结构尺寸,并采用铸钢铸造成成品,安装在靠近高温区域的一端,与金属软管及进水管、出水管构成的冷却管道通水后轴承座内的润滑脂达到预期润滑效果,减少维护及备件成本,延长了辊道寿命并降低了辊道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是一种悬臂辊道辊轴轴承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1、辊轴2、水冷轴承座3、剖分式轴承座4。其中,水冷轴承座3根据剖分式轴承座4的中心高、螺栓孔距及相应轴承的外径和宽度的数据为基础设计并采用铸钢铸成,内设轴承,该轴承带有紧定套。辊轴2为空心轴,末端设有旋转接头和进水管、出水管,辊轴2末端的出水口连接出水接头,其进水口连接进水接头,辊轴2右端连接辊子5。水冷轴承座3、剖分式轴承座4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且水冷轴承座3安装位置靠近辊轴2的右端,即安装在靠近高温区域的一端。剖分式轴承座4内设有轴承,辊轴2穿过水冷轴承座3和剖分式轴承座4,并通过水冷轴承座3内的轴承和剖分式轴承座4内的轴承共同支撑。
本实施例中。水冷轴承座3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冷却水管出水及进水接头的安装孔,通过该安装孔并以24°锥密封连接方式将进水、出水接头及进水管、出水管安装起来。整个装置中,采用金属软管将水冷轴承座3与进水管及出水管以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构成冷却管路,且位于水冷轴承座3的低位,出水管位于水冷轴承座3的高位,并在冷却管路上的进、出水管上设置有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通过进水接头向水冷轴承座内注入冷却水,从出水接头流出形成循环水冷通道,能够使轴承工作环境得到良好冷却,从而靠近高温区域设置的水冷轴承座内的润滑脂达到预期润滑效果,而不会失效,进而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36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