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安全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2195.1 | 申请日: | 2015-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3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冯有元;郭正平;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生产线 安全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监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干法水泥生产线安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新型干法水泥工程建设中涉及触发事故的地质、水文、气象、周边环境因素众多,并且施工过程中时空效应明显、技术设备复杂、土建结构多样化、组织专业性强。然而,目前我国新型干法水泥工程建设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建设安全控制模式和方法,这已经无法满足新型干法水泥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的需要,其存在的不足表现在:
(1)“事故处理”与“安全检查”是传统建设安全控制的日常工作重心,强调的是一种事后控制。这种被动的安全控制模式根本无法做到对新型干法水泥工程施工过程中监测信息的事中监控和工程风险的事前管控,也就不能够有效的将新型干法水泥工程施工监测结果及时动态地用于反映工程安全情况,无法开展系统全面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更谈不上“报警”、“预警”等机制的建立。
(2)众所周知,安全规范标准是进行安全评价与安全绩效考核的尺度。但是传统的安全规范标准中定性的描述较多,定量的描述较少,不能充分发挥安全控制中风险识别、评价、预测方面的优势。目前尤其非常缺乏专门针对新型干法水泥工程建设安全的规范标准,要从科学标准和经验知识中提炼作为安全控制基础和依据的数据,一切用数据说话,仅靠现有传统的安全规范标准是不可能达到的。
(3)传统的建设安全控制模式下,施工单位承担几乎全部的安全责任,其他责任主体,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勘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保险机构等之间缺乏相互协作与支持。然而有效的新型干法水泥工程建设安全控制必须是一种基于承包商基础之上、全员参与的“集成化”、“协同式”安全控制,传统的建设安全控制模式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4)传统建设安全控制过多地关注于施工阶段,却忽视了诸如投资决策、勘查设计以及维修养护等与安全问题相互紧密联系的其他阶段。为了能够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全面分析,就应该进行“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安全控制和管理,这也是传统建设安全控制模式根本无法实现的。
(5)安全信息管理、传递方面的不足。传统的安全信息管理完全是以纸为载体,采用的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纵向沟通方式,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干扰大,极易因信息流通失误造成损失。新型干法水泥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和参与单位人员决定了与建设安全相关的文件繁多,信息量巨大,因此必须实现以信息流为核心安全控制,提高主体间安全信息流通质量和共享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法水泥生产线安全监控系统,即时监控生产线的各个环节,并对出现的问题件及时发出报警,从而得以即时解决,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法水泥生产线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主控制器模块以及与该主控制器模块传信连接的监测模块、报警模块、执行模块和遥控装置,该监测模块包括若干监视设备和红外线传感器,用于监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各个生产环节并传信于该主控制器;该主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该监测模块的实时信号控制该报警模块和该执行模块的工作状态,该主控制器模块同时受控于与该主控制器模块通过无线信号通讯连接的该遥控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监视设备为摄像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遥控装置为无线电子钥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SIM手机卡,该SIM手机卡通过通信模块与信息处理服务器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进行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干法水泥生产线安全监控系统通过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干法水泥生产线的各个生产环节,并传信给主控制器模块,主控制器模块内预设安全生产标准,通过比对判断安全隐患或工程进度,管理人员通过该系统即可实时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对工程中出现的工程问题即时预警,从而快速解决,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保证了工程的进度,以各项生产达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块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主控制器模块2——监测模块
3——报警模块4——执行模块
5——遥控装置6——SIM手机卡
7——通信模块8——信息处理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2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合叠板防呆系统
- 下一篇:PAS100控制系统的通信模块和总线冗余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