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级计算机工作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31239.9 | 申请日: | 2015-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5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查道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查道贵 |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101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级 计算机 工作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级计算机工作系统。
背景技术
超级计算机被誉为计算机领域中的珠穆朗玛峰,代表了一个国家计算机设计、制造和应用的最高水平,广泛应用于核模拟、天气预报、飞机设计、生物医药、能源勘测等关键领域。长期以来,在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行榜中,美国一直占据榜首位置,数量上也占绝对优势。在国内,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江南计算所、曙光、联想等单位,一直从事超级计算机研制工作,逐步提高国产超级计算机技术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2010年11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性能每秒4700万亿次、持续性能每秒2566万亿的优异表现,在TOP500中排名世界第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然而,仅仅过了半年,日本研发的超级计算机“京”在2011年6月以每秒8612万亿次的运算速度超过“天河一号”,排名世界第一并保持至今。由此可见,在超级计算机领域,国际竞争非常激烈,只有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才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电源是超级计算机的“心脏”,其供电架构、转换效率、能耗比、成本等技术指标对超级计算机的整体设计方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供电质量的好坏则直接关系着超级计算机能否长期稳定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超级计算机工作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级计算机工作系统,所述超级计算机工作系统采用12V单级母线直流分布式供电方式,该系统包括若干机柜和交流配电柜,在电气上每个机柜相互独立,机柜间采用光纤实现数据通信,且每个机柜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工作单元,所述工作单元包括一块背板、若干风机冷却模块、若干一次电源模块以及若干插件板。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交流配电柜设一排,所述机柜设有4排,每一排的配电柜和机柜的数量相同。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工作单元左边为一次电源模块、中间为插件板、右边是风机冷却模块,正面插件板与方面插件板关于背板对称,所述背板正面的一次电源模块在背板的反面对应风机冷却模块,所述背板正面的风机冷却模块在背板的反面对应一次电源模块。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插件板的冷却方式为水冷和强制风冷相结合。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一次电源模块输出为直流12V。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架构采用12V单级母线直流分布式供电方式,机柜与交流配电柜之间的设计,具有结构简洁、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机柜,2-交流配电柜,3-一次电源模块,4-插件板,5-风机冷却模块,6-背板,7-工作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和图2可知,一种超级计算机工作系统,所述超级计算机工作系统采用12V单级母线直流分布式供电方式,该系统包括若干机柜1和交流配电柜2,在电气上每个机柜1相互独立,机柜间采用光纤实现数据通信,且每个机柜1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工作单元7,所述工作单元7包括一块背板6、若干风机冷却模块5、若干一次电源模块3以及若干插件板4。
进一步,所述交流配电柜2设一排,所述机柜1设有4排,每一排的交流配电柜2和机柜1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所述工作单元7左边为一次电源模块3、中间为插件板4、右边是风机冷却模块5,正面插件板4与方面插件板4关于背板6对称,所述背板6正面的一次电源模块3在背板6的反面对应风机冷却模块5,所述背板6正面的风机冷却模块5在背板6的反面对应一次电源模块3,提高了组装密度,在最小的空间内获得最高的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道贵,未经查道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1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