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沉沙池功能的钢闸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31144.7 | 申请日: | 2015-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0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猛;乔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7/40 | 分类号: | E02B7/40;E02B8/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沉沙池 功能 闸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沉沙池功能的钢闸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中的放水设施大多采用在坝前修建钢筋混凝土沉沙池,并将双向转动闸门预埋于沉沙池顶部的钢筋混凝土板中。例如,贵州省威宁县李子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放水设施就采用此种方式:坝体内埋管,将排水管道浇筑于沉沙池当中,并将双向转动闸门预埋于沉沙池顶部钢筋混凝土板中。采用这种排水放水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1)由于沉沙池置于库底,容易产生淤积和堵塞,同时沉沙池与闸门是整体浇筑,导致清淤及检修非常困难;
(2)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双向转动闸门损毁或更换,需要破拆沉沙池并重新修建,会产生不必要重复施工;
(3)进水管与沉沙池的衔接问题,二者之间没有连接件连接,极易漏水,隐患较大;
(4)普通钢筋混凝土沉沙池浇筑需要干地施工条件,对于一些除险加固工程往往库内淤泥较多,施工条件较差。
综上所述,现有的放水方式在设施结构上还不够理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沉沙池功能的钢闸门结构,该钢闸门结构清淤和检方便,更换简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沉沙池功能的钢闸门结构,包括沉沙池及安装在沉沙池上的双向转动闸门,所述双向转动闸门由底板、卡槽及双向转动臂组成,所述卡槽固定在底板上,双向转动臂一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底板上,另一端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与卡槽相配合,所述底板上位于卡槽内侧还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底板通过螺栓与沉沙池连接。
所述沉沙池侧壁上设置有法兰盘。
所述法兰盘采用预埋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沉沙池侧壁上。
所述卡槽为弧形结构。
所述进水口为圆孔,且圆孔大小与门板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池壁上设置法兰盘,使得放水管与沉沙池可以紧密连接,不会产生渗漏情况;在沉沙池上设置可拆卸双向转动闸门,使得库底和池内清淤更加方便快捷,更换或检修闸门也更加容易;本实用新型可在水下整体连接,不需要干地施工条件,极大地方便了工程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沉沙池,2-兰盘,3-双向转动臂,4-卡槽,5-进水口,6-门板,7-螺栓,8-底板,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沉沙池功能的钢闸门结构,包括沉沙池1及安装在沉沙池1上的双向转动闸门,所述双向转动闸门由底板8、卡槽4及双向转动臂3组成,所述卡槽4固定在底板8上,双向转动臂3一端通过转轴9安装在底板8上,另一端设置有门板6,所述门板6与卡槽4相配合,所述底板8上位于卡槽4内侧还设置有进水口5。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双向转动臂3可围绕转轴9旋转,从而使得门板6在卡槽内移动,实现打开或关闭进水口5的功能。
所述底板8通过螺栓7与沉沙池1连接。当沉沙池1需要清淤或者更换检修闸门时,可拆除螺栓7将双向转动闸门整体与沉沙池1分离。
所述沉沙池1侧壁上设置有法兰盘2。用于使排水管与沉沙池1连接更加紧密。
所述法兰盘2采用预埋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沉沙池1侧壁上。
所述卡槽4为弧形结构。
所述进水口5为圆孔,且圆孔大小与门板6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其制造工艺简单,投资少,可极大的方便工程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具备可实施性,可在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1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闸自动赶鱼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应水位变化的抗风浪柔性围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