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烟气脱硝补热系统的低流阻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30130.3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强;刘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沈国良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烟气 脱硝补热 系统 阻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或焦炉的烟气脱硝,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烟气脱硝补热系统的低流阻扰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和防治大气污染立法措施的不断完善,对烧结或焦炉的烟气排放标准更为苛刻。而根据国内烧结或焦炉的烟气排放现状,NOx排放达不到相关标准。目前通常采用SCR脱硝工艺对烟气进行后处理,SCR脱硝要求工艺温度为180~400℃,高于烧结或焦炉工艺烟气排放温度。因此需要设置烟气的补热系统,由于烧结或焦炉的烟道截面积较大,使得补热烟气占比原系统烟气量较小,而SCR脱硝工艺要求处理烟气流场均匀,且截面温差在10℃以内。
目前在烟气补热系统中,高热值煤气一般采用直接在烟道中设置火盘式燃烧装置;中低热值煤气一般采用设立补热炉,采用突扩或插管式将烟气送入烟道中达到为烟气补热的目的。该两种方式均难满足补热后烟气流场均匀、温度均匀性好的要求,从而缩短了脱硝后续工艺设备寿命、降低了烟气的脱硝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烟气脱硝补热系统的低流阻扰结构,本结构有效提高了烟气补热系统中烟气在烟道内的流场和温度均匀性,满足脱硝工艺要求,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及烟气脱硝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烟气脱硝补热系统的低流阻扰结构包括烟气主烟道和若干低阻扰流件,所述若干低阻扰流件成排间隔设于所述烟气主烟道内。
进一步,所述若干低阻扰流件至少成两排间隔设于所述烟气主烟道内,并且每排的低阻扰流件数量大于所述烟气主烟道内高温烟气的注入端口,排与排之间的低阻扰流件交错布置。
进一步,所述若干低阻扰流件位于所述烟气主烟道内高温烟气注入端口上方1~10米之间。
进一步,所述低阻扰流件是倒锥形的圆柱体或十字体。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烟气脱硝补热系统的低流阻扰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结构包括烟气主烟道和若干低阻扰流件,所述若干低阻扰流件成排间隔设于所述烟气主烟道内。本结构有效提高了烟气补热系统中烟气在烟道内的流场和温度均匀性,满足脱硝工艺要求,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及烟气脱硝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烟气脱硝补热系统的低流阻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烟气脱硝补热系统的低流阻扰结构包括烟气主烟道1和若干低阻扰流件2,所述若干低阻扰流件2成排间隔设于所述烟气主烟道1内。
优选的,所述若干低阻扰流件2至少成两排间隔设于所述烟气主烟道1内,并且每排的低阻扰流件2数量大于所述烟气主烟道1内高温烟气的注入端口,排与排之间的低阻扰流件2交错布置。
优选的,所述若干低阻扰流件2位于所述烟气主烟道1内高温烟气注入端口上方1~10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低阻扰流件2可采用倒锥形的圆柱体或十字体。倒锥形相对于平板其底面与水平呈一定角度,使得烟气的流体阻力更小,并且整个烟气断面流体混合更加均匀,烟气断面温差更小。
当烧结或焦炉的烟气经补热系统经烟气主烟道的注入端口进入烟气主烟道后,高温烟气通过本结构成排设置的若干低阻扰流件实现低阻扰流,使得主烟道内大截面烟气迅速、充分混合,提高主烟道内烟气的流场均匀性,降低烟气截面的温差,有效提高烟气的脱硝效果,延长脱硝后续工艺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烟气的迅速、充分混合可有效缩短主烟道内烟气混合段的长度,从而降低脱硝设备的工程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30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