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油溅炒锅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9524.7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5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兴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兴迪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王震秀 |
地址: | 31531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油溅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油溅炒锅罩。
背景技术
炒锅是人们日常生活炒菜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进行炒菜时,经常会发生食用油飞溅出来烫伤人的手、手臂或脸上等部位,有一定的操作安全风险,和厨房间地板上油污问题,故可在炒锅上加设一种可以防止油溅的防护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油溅炒锅罩,其具有防止油溅出炒锅外烫伤人或油溅到地板造成的污染、使用方便、安装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油溅炒锅罩,包括炒锅,所述炒锅左侧螺接有手杆,所述炒锅锅口的左部设有罩体,所述罩体底部左侧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部套扣于手杆上,所述罩体底部两侧均设有扣杆,所述扣杆顶部与罩体螺接,所述扣杆底部倒扣于炒锅锅沿外侧上。
其中,所述罩体为锥形罩体,所述罩体底部的锥形角度与炒锅锅口的圆弧角度一致。
其中,所述支撑架左部设有套口,所述套口套接于手杆上。
其中,所述罩体的材料为钢化玻璃。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炒锅,所述炒锅左侧螺接有手杆,所述炒锅锅口的左部设有罩体,所述罩体底部左侧螺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左部套扣于手杆上,所述罩体底部两侧均设有扣杆,所述扣杆顶部与罩体螺接,所述扣杆底部倒扣于炒锅锅沿外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炒锅锅口上设置套接于手杆和倒扣于锅沿的罩体,从而防止炒菜时锅内油溅出来造成对人手或手臂烫伤的危险,油溅到地板造成的污染,安装简单,使用方便,且生产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炒锅;2、手杆;
3、罩体;4、支撑架;
5、套口;6、扣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油溅炒锅罩,包括炒锅1,所述炒锅1左侧螺接有手杆2,所述炒锅1锅口的左部设有罩体3,所述罩体3底部左侧螺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左部套扣于手杆2上,所述罩体3底部两侧均设有扣杆6,所述扣杆6顶部与罩体3螺接,所述扣杆6底部倒扣于炒锅1锅沿外侧上,所述罩体3为锥形罩体3,所述罩体3底部的锥形角度与炒锅1锅口的圆弧角度一致,所述支撑架4左部设有套口5,所述套口5套接于手杆2上,所述扣杆6与罩体3还可设为铆接等其他方式,所述支撑架4与罩体3的连接方式还可以设为铆接等其他方式,所述扣杆6与支撑架4的材料应选硬度较高,导热低的材料,比如钢,具体在实际生产中来选择。
本实施例中,所述罩体3的材料为钢化玻璃,所述罩体3的材料需采用耐高温强的材料,且具有较好的透明度能观看到锅内情况。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兴迪,未经胡兴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9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无烟全自动烧烤机
- 下一篇:咖啡机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