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单筒式薄膜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9420.6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易宇瑛;罗伟;许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友谊食品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2 | 分类号: | B01D1/22;B01D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单筒式 薄膜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单筒式薄膜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的蒸发器不可运用于热敏性物料、粘性物料或呈现生垢发泡趋向的物料的蒸发。薄膜蒸发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蒸发器,其原理是在带刮板转子转动的作用下,物料液体沿加热壁呈螺旋薄膜状向下流动进行传热和蒸发,将溶剂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薄膜蒸发器的特点是传热效率高、蒸发速度快、物料停留时间短,因此,特别适合热敏性物料、粘性物料或呈现生垢发泡趋向的物料的蒸发,被化工、石化、医药、日化、精细化工、油脂、食品等行业广泛应用于热敏性物料、粘性物料或呈现生垢发泡趋向的物料的浓缩和提纯。
现有的薄膜蒸发器主体,即出汽、进料、夹套加热蒸发段是由多节筒体组成,用法兰连接,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多节筒体直线度难以保证,并且夹套筒体加热室内筒因为要承受外压,故壁厚较厚,而且蒸汽冷凝产生的冷凝液沿着内壁往下流,因此液膜越来越厚,造成传热效果差、生产能力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主体是单筒的,加热室内筒壁厚薄、传热效果好的薄膜蒸发器。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单筒式薄膜蒸发器,所述单筒式薄膜蒸发器包括驱动段,出汽、进料、夹套加热蒸发段,带刮板转子及出料段,所述驱动段,出汽、进料、夹套加热蒸发段及出料段按照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用法兰连接,带刮板转子装在三段的中心轴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段包括:减速电机、联轴器、减速机架、轴用机械密封和平盖,所述减速电机安装在减速机架上,所述减速机架和轴用机械密封安装在平盖上,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带刮板转子的转子上轴联接。
优选地,所述出汽、进料、夹套加热蒸发段内设有夹套筒体加热室,所述夹套筒体加热室具有形成夹套的内筒体与外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
优选地,所述出汽、进料、夹套加热蒸发段包括抽真空出汽口、进料口、夹套筒体加热室,所述抽真空出汽口设置在出汽、进料、夹套加热蒸发段的最上部,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夹套筒体加热室上方,蒸汽入口、不凝性气体出口处于抽真空出汽口的下方且分别错开设置在所述夹套筒体加热室上部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强圈、第二加强圈的下缘处分别开设有第一断水槽、第二断水槽,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之间的上、中、下层夹套通过第一加强圈上的孔、第二加强圈与外筒之间的缝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断水槽、第二断水槽均为弧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外筒体上部外围设有支承整个薄膜蒸发器的支座。
优选地,所述夹套加热蒸发室还包括冷凝液出口,所述冷凝液出口设置在所述夹套筒体加热室下部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带刮板转子包括转子上轴、汽液分离筒、布料器、中心轴、刮刀叶片和转子下轴,所述转子上轴穿过驱动段的平盖时用机械密封来密封。
优选地,所述出料段包括底轴承座、下部锥壳和出料口,所述底轴承座设置在所述下部锥壳的上端口以支撑所述带刮板转子的转子下轴,所述出料口设在所述下部锥壳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夹套筒体加热室内筒外设加强圈的方式,以减薄内筒体承受外压所需的厚度及内筒外壁的液膜厚度,从而既保证内筒的稳定,又提高了传热效果,而且主体是装在出汽、进料、夹套加热蒸发段一个筒体内,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友谊食品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友谊食品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9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机的电控呼气阀
- 下一篇:一种自动加热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