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金手指电镀生产线的导电测试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9279.X | 申请日: | 2015-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9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卓;李成;王铭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迅捷兴电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0 | 分类号: | C25D7/00;C25D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指 电镀 生产线 导电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金手指电镀生产线的导电测试板。
背景技术
电路板在镀金手指的时候,在整个电流回路中,金属针刷接触电路板的金属板边起到导通作用,但是金属针刷常常出现局部接触不良而引发镀镍金粗糙或则甩镍金不良,而用PCB基铜板也很难找出问题点。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导电测试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导电测试板10的尺寸一般为16*18英寸,请参考图2,在测试过程中导电金属针刷9与导电测试板10的铜板接触长度为16英寸,而导电金属针刷9中有5英寸不导电(即无剖面线的区域)。即如果导电金属针刷9有小于16英寸的导电不良区域就测不出,因为实际生产的PCB板只是1英寸的板边起导电作用,所以不能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手指电镀生产线的导电测试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测出小于16英寸的导电不良区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金手指电镀生产线的导电测试板,包括矩形的板体,板体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组成“凸”字形结构,且第一导电体的宽度为2英寸、高度为7英寸,板体的表面上除“凸”字形结构以外的区域为绝缘区域。
优选地,板体的宽度为16英寸、高度为18英寸。
优选地,绝缘区域包括位于第一导电体一侧的第一绝缘区域和位于第一导电体另一侧的第二绝缘区域,且第一绝缘区域和第二绝缘区域的宽度相等。
优选地,第一导电体的远离第二导电体的边缘与板体的远离第二导电体的边缘重叠。
优选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的厚度均为2盎司。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第一导电体走到导电金属针刷的不导电区域时电压出现的明显波动现象,精确地找出导电不良位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导电测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导电测试板在测试时的主视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在测试时的主视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在测试时的侧视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在测试时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1、板体;2、第一导电体;3、第二导电体;4、第一绝缘区域;5、第二绝缘区域;6、阳极金属网;7、整流机导线;8、电路板输送链条;9、导电金属针刷;10、导电测试板;11、电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请参考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金手指电镀生产线的导电测试板,包括矩形的板体1,板体1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相互连接的第一导电体2和第二导电体3,第一导电体2和第二导电体3组成“凸”字形结构,且第一导电体2的宽度为2英寸、高度为7英寸,板体1的表面上除“凸”字形结构以外的区域为绝缘区域。优选地,板体1的宽度为16英寸、高度为18英寸。
请参考图4至图6,电镀的过程中,阳极金属网6充当阳极,导电测试板充电阴极,整流机导线7用于连接阳极金属网6和导电金属针刷9,通过电镀槽11内的电解液形成电解回路。导电测试板10夹持在电路板输送链条8的中间向前移动。导电金属针刷9中有5英寸不导电(即无剖面线的区域),当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电测试板通过时,导电金属针刷9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体2接触,当第一导电体2走到导电金属针刷9的不导电区域时,不能导电(即就是阻值无限大),由于整流机的设置为恒流,因此电压就会突然变大,从而可以精确地找出小于16英寸的导电不良区域。
可见,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第一导电体走到导电金属针刷的不导电区域时电压出现的明显波动现象,精确地找出导电不良位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优选地,绝缘区域包括位于第一导电体2一侧的第一绝缘区域4和位于第一导电体2另一侧的第二绝缘区域5,且第一绝缘区域4和第二绝缘区域的宽度相等。
优选地,第一导电体2的远离第二导电体3的边缘与板体1的远离第二导电体3的边缘重叠。
优选地,第一导电体2和第二导电体3的厚度均为2盎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迅捷兴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迅捷兴电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92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工件传输系统及其驱动轮
- 下一篇:一种电解槽极板检修用提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