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面板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7428.9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侯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小丁 |
地址: | 21530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TFT)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一种,由于其具有功耗低、形薄、质轻、辐射小等优点,已经成为最广泛使用的液晶显示面板。目前市场上TFT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包括扭曲向列型(TwistedNematic,TN)显示面板和平面转换(In-PlaneSwitching,IPS)显示面板。TN显示面板具有低廉的生产成本的优点而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入门级TFT液晶显示面板,但是TN显示面板存在颜色单薄、过渡不自然等诸多缺点,而IPS显示面板具有可视角度大、响应速度较快、色彩饱和度高等优点,其可弥补TN显示面板存在的不足,IPS显示面板将逐渐替代TN显示面板成为市场上的主流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加工完成后,需要将显示面板运输至其他生产工序或出厂,因此需要将多块显示面板包装成箱,而后再进行运输。然而,在运输过程已无法确认产品品质。由于显示面板属于常黑模式面板,一般可通过搭配背光源以及偏光片对显示面板进行画质检测,目前,显示面板检测方法是将下偏光片置于背光,通过将显示面板夹附于上下偏光层之间,而后手动对位上下偏光层使得上下偏光层吸收轴垂直而呈现黑画面,下偏光层下方的背光源向上照射该黑画面,进而检测显示面板是否存在碎亮点。此方法需要逐片手动检测显示面板,检测耗时长,工作效率低,且手动对位上下偏光层容易滑动,使得检测操作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适用不同尺寸显示面板的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逐片检测耗时长、工作效率低、上下偏光层易滑动、检测操作困难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检测装置,包括座体、背光源、偏光层、以及承载平台,所述偏光层包括上偏光层和下偏光层,所述座体将所述上偏光层和所述下偏光层上下平行对位固定,所述背光源设置于所述下偏光层的下层,所述承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本体和可调节限位机构,所述承载平台本体设置于所述上偏光层和所述下偏光层之间且平行于所述上偏光层,所述可调节限位机构包括贯通的开设于所述承载平台本体上的第三槽体、以及水平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三槽体中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以及所述第三槽体形成承放显示面板的矩形承放槽,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对位置可调节而实现所述承放槽大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尺寸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座体包括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的四角处和所述下平台的四角处各自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于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平台开设有贯通的第一槽体,所述上偏光层卡合限位于所述第一槽体中,所述下平台开设有贯通的第二槽体,所述下偏光层卡合限位于所述第二槽体中,所述上偏光层和所述下偏光层上下平行对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背光源卡合限位于所述第二槽体且设置于所述下偏光层的下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偏光层包括上偏光片和设置于所述上偏光片下层的素玻璃,所述上偏光片和所述素玻璃卡合限位于所述第一槽体中;所述下偏光层包括下偏光片和设置于所述下偏光片下层的素玻璃,所述下偏光片和所述素玻璃卡合限位于所述第二槽体中,所述上偏光片和所述下偏光片上下平行对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为阶梯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槽体周边的所述承载平台本体上开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一滑槽和垂直于所述第二滑块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于所述第三槽体中且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搭设于所述第一滑槽上方,第一螺栓将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滑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可沿所述第一滑槽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于所述第三槽体中,所述第二滑块的两端搭设于所述第二滑槽上方且垂直搭设于所述第一滑块上,第二螺栓将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滑槽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可沿所述第二滑槽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方向移动而实现所述承放槽大小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74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防爆镜头
- 下一篇:能安装3D眼镜片的多用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