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磷石膏堆场排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7311.0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0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维兴;张建博;段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8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堆场 排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磷石膏堆场排气结构,属于磷石膏化工堆场库盆建设和磷石膏回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磷石膏渣场在初期库盆基底建设、磷石膏堆渣面设置平面导渗系统、磷石膏堆渣回采以及磷石膏堆场后期防渗减漏时,常常会大面积铺设HDPE防渗膜。由于防渗膜下面磷石膏与库盆基底防渗膜为分离状态,磷石膏堆场HDPE膜的隔绝作用,使得HDPE膜下的气体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换,若不将HDPE膜下的气体导出膜外,气体聚集将会容易产生气包对HDPE膜构成威胁,影响防渗系统的正常运行。
现有HDPE防渗膜下气体的封闭和收集技术在以HDPE膜为覆盖材料的垃圾填埋场应用最为广泛。膜下气体收集系统可在调节池池顶四周布置环状带孔N250HDPE收集气管,集气管可由2.0mm厚、30mm宽的带状HPDE膜圈住再将膜带锚固于池顶周边混凝土锚固沟内。亦可采用不锈钢卡箍固定在调节池内侧预留的混凝土锚固小平台上。为了便于气体在膜下的畅通,设计在膜下可采用2.0mm厚HDPE膜条焊B×H=500×400mm的聚氯乙烯泡沫板作为“导气筏”。“导气筏”平行于重力压管布置,筏的间距10m。焊在浮盖膜下。“导气筏”随着渗沥液的升降漂浮在渗沥液面上,在“导气筏”的周围会形成气体的通道,利于气体向调节池刷边流动。但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垃圾在封盖系统下发酵,微生物的腐蚀使得垃圾的渗滤液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对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形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必须进行集中导排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其导气带排气孔的结构就相对较为复杂。
为保证防渗膜不产生气包可直接排放。现有磷石膏化工堆场在初期库盆建设和磷石膏回采过程中基本都设置有导气带,但导气带排气孔结构较复杂,需要的结构材料较多且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磷石膏堆场排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磷石膏堆场排气结构,包括锚固平台及布置在锚固平台上的导气带,所述导气带表面设置有防渗膜,所述锚固平台上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内压实有磷石膏,所述导气带上还设置有导气带开孔,且导气带开孔设置在导气带和防渗膜周边锚固沟的斜坡上。
所防渗膜采用1mm厚的HDPE防渗膜。
所述HDPE防渗膜采用三面围焊的方式与防渗膜连接。
所述导气带开孔上层的防渗膜焊接的搭接长度10cm。
所述导气带开孔的尺寸不小于50×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磷石膏堆场排气结构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大面积防渗膜导气带气体与外界的交换作用;有效保护了大面积铺设防渗膜由于膜下气体聚集形成气包而破坏防渗的危险;
(2)简化了防渗膜导气带开孔的结构形式,达到了便于施工、经济节约的目的;
(3)可广泛应用于防渗膜下气体可以直接排放的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视图。
图中:1-焊缝,2-导气带开孔,3-锚固平台,4-导气带,5-沟槽,6-磷石膏,7-防渗膜,8-磷石膏堆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磷石膏堆场排气结构,包括锚固平台3及布置在锚固平台3上的导气带4,所述导气带4表面设置有防渗膜7,所述锚固平台3上设置有沟槽5,所述沟槽5内压实有磷石膏6,所述导气带4上还设置有导气带开孔2,且导气带开孔2设置在导气带4和防渗膜7周边锚固沟的斜坡上。本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导气带4尽量与防渗膜7防风压重的布置方式一致,但不与压重重叠,这样可以减少由于压重封闭作用,膜下气体聚集形成气包对防渗膜7产生撕裂的危险;由于导气带的开孔2设置在导气带4和防渗膜7周边锚固沟的斜坡上,不但有利于膜下气体排除,而且还可以减低由于防渗膜开孔而使雨水渗入的危险。
所防渗膜7采用1mm厚的HDPE防渗膜。主要起到保护导气带开孔2的作用,也可以防止降雨等进入。
所述HDPE防渗膜采用三面围焊的方式与防渗膜7连接。如图1、图3中的焊缝1所示,坡面下侧一边不进行焊接,以便于导气带内气体的排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7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