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三线布置专用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26415.X | 申请日: | 2015-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飞;闵华友;袁鹏飞;许亚彬;豆志远;宋红燕;娄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第一火电建设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04 | 分类号: | F16L3/04;F16L3/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乃凤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三线 布置 专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布线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三线布置专用工具,属于锅炉高空安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锅炉安装高空作业的焊接、切割、及照明,在历来工程中“三线”的布置是最让人头疼的,“三线”的合理布置不仅看起来美观,还可以消除焊线打伤设备及钢丝绳的安全隐患,在高空作业中起到了一定的安全作用,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目前“三线”布置工具由废弃的钢板加工而成,包括上端的“U”型卡扣和下端的“L”型托架,“U”型卡扣卡接在施工钢架外侧、“L”型托架托住所谓的“三线”,由于是独立悬挂,易出现倾斜现象,在“三线”过多时,悬挂不牢靠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新颖合理、布线稳固牢靠的锅炉三线布置专用工具,既解决了“三线”悬挂不稳固打伤设备及钢丝绳的问题、又增加了高空作业的美观整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锅炉三线布置专用工具,包括支撑竖杆,所述支撑竖杆左侧上部设置有第一“L”型挂钩、左侧下部设置有第二“L”型挂钩;所述支撑竖杆右侧中上部设置有第一“L”型托钩、右侧中下部设置有第二“L”型托钩。
所述支撑竖杆、第一“L”型挂钩、第二“L”型挂钩、第一“L”型托钩和第二“L”型托钩均由废弃钢板加工而成。
所述第一“L”型挂钩和第二“L”型挂钩焊接在所述支撑竖杆的左侧;所述第一“L”型托钩和第二“L”型托钩焊接在所述支撑竖杆的右侧。
所述支撑竖杆、第一“L”型挂钩、第二“L”型挂钩、第一“L”型托钩和第二“L”型托钩焊接为一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支撑竖杆左侧焊接了第一“L”型挂钩和第二“L”型挂钩、在支撑竖杆右侧焊接了第一“L”型托钩和第二“L”型托钩,悬挂稳固可靠,不会出现倾斜问题。
使用时,将第一“L”型挂钩和第二“L”型挂钩分别卡接在施工钢架的上、下两个栏杆上,第一“L”型托钩和第二“L”型托钩托住需要高空悬挂布置的“三线”,既牢固又稳定。
本实用新型用于锅炉安装高空作业的焊接、切割及照明上,“三线”高空布置不仅看起来美观好看,还可消除焊线打伤设备及钢丝绳的安全隐患,在高空作业中起到了一定的安全作用,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锅炉焊线悬挂不规则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悬挂工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参见图1,一种锅炉三线布置专用工具,包括支撑竖杆1,在支撑竖杆1左侧上部设置有第一“L”型挂钩2、左侧下部设置有第二“L”型挂钩3;在支撑竖杆1右侧中上部设置有第一“L”型托钩4、右侧中下部设置有第二“L”型托钩5。
其中:支撑竖杆1、第一“L”型挂钩2、第二“L”型挂钩3、第一“L”型托钩4和第二“L”型托钩5均由废弃钢板加工而成。
第一“L”型挂钩2和第二“L”型挂钩3焊接在支撑竖杆1的左侧;第一“L”型托钩4和第二“L”型托钩5焊接在支撑竖杆1的右侧。
支撑竖杆1、第一“L”型挂钩2、第二“L”型挂钩3、第一“L”型托钩4和第二“L”型托钩5焊接为一整体结构。
使用时,将第一“L”型挂钩2和第二“L”型挂钩3分别卡接在施工钢架的上、下两个栏杆上,第一“L”型托钩4和第二“L”型托钩5托住需要高空悬挂布置的“三线”,既牢固又稳定。
本实用新型用于锅炉安装高空作业的焊接、切割及照明上,“三线”高空布置不仅看起来美观好看,还可消除焊线打伤设备及钢丝绳的安全隐患,在高空作业中起到了一定的安全作用,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第一火电建设公司,未经河南第一火电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64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