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低成本耐高温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5221.8 | 申请日: | 2015-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4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邵亚国;王少伟;梁开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富仕德特种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0 | 分类号: | D06M15/00;D06M15/19;B32B9/04;B32B27/1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低成本 耐高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耐高温布,其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低成本耐高温布。
背景技术
可耐800℃以上高温布,一般是由高硅氧纤维制成的高硅氧布以及其后加工涂层布类产品。高硅氧纤维是一种耐高温无机纤维,其二氧化硅(sio2)含量高于96%,软化点接近1700℃,在900℃下长期使用,1450℃条件下工作10分钟,1600℃条件下工作15秒仍保持完好状态。由于具有化学性能稳定、耐高温、耐烧蚀、热收缩率低、导热系数低、良好的电绝缘性能、非石棉产品,无污染等优良的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冶金、化工、建材、消防、隔热保温等工业领域。但是高硅氧纤维因其材料特殊、制备工艺繁琐故价格较高,并且高硅氧纤维强度低对人体有刺激,而且高硅氧布对于以后施工的可加工性低。
普通的无机硅酸盐纤维布,在800℃以上高温时,1-2s即被烧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强度低成本耐高温布,既可以保证在耐高温冲击上和高硅氧类织物相当,并且强度高于高硅氧同类产品两倍以上,便于后期再加工并且对人体无刺激,环保。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强度低成本耐高温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低成本耐高温布,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机硅酸盐纤维层和阻燃耐高温树脂层,所述无机硅酸盐纤维层的一个表面均匀渗涂有阻燃耐高温树脂层,所述的阻燃耐高温树脂层内均匀的混入耐烧蚀材料颗粒。
优选的,所述的阻燃耐高温树脂层的厚度为无机硅酸盐纤维层厚度的50%-80%。
优选的,所述的耐烧蚀材料颗粒的粒径为0.1-100μm。
优选的,所述的无机硅酸盐纤维层的两个表面都均匀渗涂有阻燃耐高温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布具有同高硅氧同类产品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其强度是同类产品的2倍以上,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对人体无刺激,在后续的加工和施工过程中不生霉,易清洁,耐老化不易黄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强度低成本耐高温布,包括一层无机硅酸盐纤维层1和一层阻燃耐高温树脂层2,所述无机硅酸盐纤维层1的一个表面均匀渗涂有阻燃耐高温树脂层2,所述的阻燃耐高温树脂层2内均匀的混入耐烧蚀材料颗粒3,所述的阻燃耐高温树脂层2的厚度为无机硅酸盐纤维层1厚度的50%-80%,所述的耐烧蚀材料颗粒的粒径为0.1-100μm。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一种高强度低成本耐高温布,包括一层无机硅酸盐纤维层1’和两层阻燃耐高温树脂层2’,所述无机硅酸盐纤维层1’的两个表面都均匀渗涂有阻燃耐高温树脂层2’,所述的阻燃耐高温树脂层2’内均匀的混入耐烧蚀材料颗粒3’,所述的阻燃耐高温树脂层2’的厚度为无机硅酸盐纤维层1’厚度的50%-80%,所述的耐烧蚀材料颗粒3’的粒径为0.1-100μm。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的耐烧蚀材料颗粒为:成碳型烧蚀材料或者升华型烧蚀材料制成的粒径为0.1-100μm颗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温布具有同高硅氧同类产品的耐高温性能,同时其强度是同类产品的2倍以上,并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环保,对人体无刺激,在后续的加工和施工过程中不生霉,易清洁,耐老化不易黄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富仕德特种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富仕德特种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52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