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M组装压着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4575.0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8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彭晖;梁启荣;赖建裕;谢枫;黄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m 组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着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LCM组装压着设备。
背景技术
LCM(LCDModule),即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是指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控制与驱动等外围电路,PCB电路板,背光源,结构件等装配在一起的组件。在LCM产品组装过程中,铁框、TP、塑胶件及海绵胶等部件之间,需要依赖双面胶粘在一起。为了解决各器件能连接在一起,车间员工一直用自制的软质压头,用手掌把各器件挤压在一起,由于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种操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国外客户对产品可靠性的要求,对开拓国外市场造成很大影响。
现有的压着工具稳定性差,主要有如下几点:1、压着力度不可控,不同员工之间、不同工作时间、产品前后左右位置,每次产品上受到的压力都不一样,均匀性和稳定性很差;2、压着时间均匀性差,由于是员工手持工具压在产品上,每个产品压着时间长短无法得到保证;3、由于作用力方向不一致,压着的两个器件会出现偏位的现象,很容易造成产品不良返工,而返工则必然损耗材料,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LCM组装压着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LCM组装压着设备,包括:支架及压着部,所述支架具有底座、支撑柱及横梁,所述底座、所述支撑柱及所述横梁依次连接形成“C”字形结构,所述压着部安装于所述横梁上,所述压着部位于所述横梁及所述底座之间;
所述压着部包括:安装板、竖直滑动板、水平滑动板、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压板,所述竖直滑动板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水平滑动板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竖直滑动板上,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并与所述竖直滑动板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安装于所述水平滑动板上并与所述压板驱动连接,所述压板上设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气缸。
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装置为气缸。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垫板。
优选的,所述压板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二伸缩装置上。
竖直滑动板可以在竖直方向来回移动,水平滑动板可以在水平方向来回移动,而压板也可以在水平方向来回移动,水平滑动板的移动方向与压板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最终实现了压板的位置调节,使得压板与垫板可以相互调节位置关系,更好对产品进行压着。
结合原压着工具的缺陷,针对员工劳动强度高、产品品质不稳定、不良比例高的问题,更改为使用治具平台与气缸的垂直压接,气缸压力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按需求调节,压着时间可以进行精确控制等措施,达到最终改善压着效果差的目的。
针对压着偏位的问题,底座、支撑柱及横梁依次连接形成“C”字形结构,保证压着时,设备有足够的刚性,防止产品变形移位。
为确保每个产品的压着力度一样,第一伸缩装置及第二伸缩装置均为气缸,用精密调压阀控制气源气压,确保每次气缸下压的压力都是恒定不变的,让每个产品受到的压接力都一模一样。使用时间继电器,控制气缸下压的时间,保证每个产品受到同样时间、同样压力的作用,达至每个产品的品质一致性。
另外,此种LCM组装压着设备除应用于LCM组装产品压接外,也利用在LCM工厂其他工序,如:热压焊接、压柔性线路板、压斑马纸产品等工位中。
此种结构的LCM组装压着设备通过设置支架及压着部,使用本设备进行LCM组装的压着连接,产品品质稳定性提高,员工作业强度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LCM组装压着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LCM组装压着设备的压着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LCM组装压着设备10的结构图。
此种结构的LCM组装压着设备10可以解决压着工具简陋,员工劳动强度高、产品品质不稳定、不良比例高的问题。
一种LCM组装压着设备10包括:支架100及压着部200。支架100具有底座110、支撑柱120及横梁130。底座110、支撑柱120及横梁130依次连接形成“C”字形结构。压着部200安装于横梁130上,压着部200位于横梁130及底座11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康惠(惠州)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4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微胶囊乳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高交互蜜罐的网络安全系统及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