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底盘气管备料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22954.6 | 申请日: | 2015-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3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义;周保成;花伟;何平;许华涛;王成龙;宋崇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金凯 |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底盘 气管 备料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客车底盘气管备料过程使用的气管备料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客车公司底盘气管备料时,对卡套的处理是使用铁榔头或其他铁质器械,导致卡套变形从而影响管路的密封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客车中底盘气管备料时可以减少气管漏气的气管备料工装,该工装可以保证气管卡套备料时不变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底盘气管备料工装,包括总底座以及设置在该总底座上的固定装置和夹紧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杆、用于推动该固定杆沿其轴向移动的固定手柄、夹持滑块一、夹持滑块二以及用于放置所述夹持滑块一和夹持滑块二的支撑机构一,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手柄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滑块一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一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夹持滑块一和夹持滑块二的滑槽以及用于放置工件的凹槽;
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杆以及用于推动该夹紧杆沿其轴向移动的夹紧手柄,所述夹紧手柄的前端设置有夹紧端头,该夹紧端头与所述支撑机构一的凹槽对应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夹持滑块一之间以及所述夹紧杆与所述夹紧端头之间均通过微调组件连接,该微调组件包括微调丝杆以及套设在该微调丝杆两端的微调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和夹紧杆上均设置有支撑机构二,该支撑机构二包括设置在总底座上的支撑底座、与该支撑底座固定连接的横梁以及用于穿过固定杆和夹紧杆的套筒,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设置有铰链支架,该铰链支架与所述固定手柄和夹紧手柄铰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手柄与固定杆之间以及夹紧手柄与夹紧杆之间均通过Ω形连接件连接。
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气管头和卡套,通过给固定手柄用力,推动固定杆,使夹持滑块一和夹持滑块二夹紧气管和松动的卡套,当夹持滑块一和夹持滑块二的间距的调整幅度较小时,可通过微调组件进行紧固,达到固定气管和卡套的作用。
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将松动的卡套固定到气管端头,使卡套达到夹紧作用,通过给夹紧手柄用力,推动夹紧杆,使夹紧端头将松动的卡套夹紧固定到气管端头,从而达到卡套紧固作用。
所述总底座是用于将固定装置和夹紧装置连接为一个整体,两者协调工作,最终实现卡套紧固,确保气管不漏气。
此气管备料工装在操作时,首先用固定装置固定气管和卡套,然后通过夹紧装置紧固卡套。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气管备料工装可以减少气管漏气,保证气管卡套备料时不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客车底盘气管备料工装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客车底盘气管备料工装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客车底盘气管备料工装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机构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夹持滑块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总底座,200、固定装置,210、固定杆,220、固定手柄,230、夹持滑块一,240、夹持滑块二,250、支撑机构一,251、滑槽,252、凹槽,300、夹紧装置,310、夹紧杆,320、夹紧手柄,330、夹紧端头,400、微调组件,410、微调丝杆,420、微调螺母,500、支撑机构二,510、支撑底座,520、横梁,521、铰链支架,530、套筒,600、Ω形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2和3所示,所述客车底盘气管备料工装包括总底座100、固定装置200和夹紧装置300,所述固定装置和夹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总底座上,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气管头和卡套,夹紧装置用于将松动的卡套固定到气管端头,使卡套达到夹紧作用。
所述固定装置200包括固定杆210、固定手柄220、夹持滑块一230、夹持滑块二240以及支撑机构一250,所述固定手柄220用于推动该固定杆沿其轴向移动,所述支撑机构一250用于放置夹持滑块一、夹持滑块二以及气管,所述固定杆21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手柄220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滑块一23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29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变速器挡圈拆卸工具
- 下一篇:加热炉支撑梁冬季施工保温模板的快拆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