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除液式蒸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22872.1 | 申请日: | 2015-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3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信荣;刘勇;史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北京中竞同创能源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5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0 | 代理人: | 苏爱华 |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涉及粮食干燥余热回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除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已呈现出能源紧缺,且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为了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年来我国积极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我国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粮食在干燥过程中耗费大量高品位能源的同时有大量的低品位热能被排放掉,这样不仅大量热能被排放浪费掉,而且还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热污染。如果利用热泵将这部分余热回收不仅可以提高粮食的干燥品质而且起到节能降耗、环境友好等效益。粮食干燥余热回收技术既可以确保粮食得到很好的储存又可以解决热源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蒸发器是粮食干燥余热回收装置循环工质变为蒸汽并推动的设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现在的适用于粮食干燥余热回收的换热器普遍存在带液问题,换热器带液对于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影响较大,换热效率较低,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除液式蒸发器,该蒸发器通过对换热管外表面进行加工处理,增大换热效率;通过设计除液器,可有效除去蒸发后气体携带的液滴,有效避免换热器带液,并且可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效率,保护后续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除液式蒸发器,包括用于蒸发的管壳式换热器单元1;在管壳式换热器单元1的气体出口设有两级除液单元,分别为初级除雾单元3和气液分离单元4;在管壳式换热器单元1的气体出口上部设有初级除雾单元3;气液分离单元4设置在初级除雾单元的后端,用于进一步分离液滴;气体从气液分离单元4的上部的管口排出,液滴则从气液分离单元4的下部排出。
针对上述自除液式蒸发器,进一步地,所述自除液式蒸发器还包括设于气液分离单元4的下部的储液罐5,液滴从气液分离单元4的下部排出到所述储液罐5;所述储液罐5的下部设有排液管6,当储液罐5的液体达到设定液位时,储液罐5的液体从排液管6排回所述蒸发器的进口。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单元4设有液位计10;在所述排液管6上设有自动排液阀7;自动排液阀7根据液位计10的液位高低自动开启和关闭。
上述自动排液阀7为电磁阀,根据气液分离单元4的液位可自动把液体排出。
针对上述自除液式蒸发器,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单元4的上部分为直筒型筒体,下部分为锥形筒体,用于进一步除去气体中携带的液滴。
针对上述自除液式蒸发器,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单元上部的直筒型筒体的上部设有挡板8,挡板8为一组或多组;下部的锥形筒体的内壁为螺旋沟槽结构9。
针对上述自除液式蒸发器,进一步地,所述初级除雾单元的布置形式采用折板形式,为去除较大粒径的液滴。
针对上述自除液式蒸发器,进一步地,蒸发器通过管壳式换热器单元1蒸发的形式为管外蒸发,可大幅度提高蒸发效率。
针对上述自除液式蒸发器,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为外螺纹切花管,增大了管外蒸发效率。
针对上述自除液式蒸发器,进一步地,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单元1设有光面换热管2,在光面换热管2外壁面加工径向螺旋槽11,在光面换热管2的轴向加工轴向沟槽12;通过径向和轴向加工沟槽,换热管外表面呈凸、凹状,由此可以增大换热管的外表面积,即增大了传热面。
上述径向螺旋槽11可以为梯形、矩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
上述蒸发器设有除液功能,在管壳式换热器单元1的气体出口设有两级除液单元,分别为初级除雾单元3和气液分离单元4;蒸汽从蒸发器出口(管壳式换热器单元1的气体出口)出来后,先后经过折板式的初级除雾单元3和气液分离单元4,将气体中携带的液滴除去,再经过储液罐5、排液管6和自动排液阀门7排回蒸发器进口处,保证了蒸发后的气体不含有液滴,保护了后续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北京中竞同创能源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北京中竞同创能源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2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