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液式燃气阻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0926.0 | 申请日: | 2015-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忠;江许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新泰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赵科 |
地址: | 03000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液式 燃气 阻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隔离装置装置,具体为一种注水式燃气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与煤气管网相连接的设备进行检修时,为实现检修设备与煤气管网的有效隔离,常用加装盲板阀或盲板的方法解决。该方法操作(工作)时间较长,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部分区域不允许加装盲板阀,此外,该设备价格较高,使用成本也高。
发明内容
本装置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充液式燃气阻断装置,解决了目前加装盲板阀程序复杂,隔断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充液式燃气阻断装置,包括进气阀与出气阀,其特征是设置有充液器本体,所述充液器本体上部接有进液阀,充液器本体底部设有排液阀,所述进气阀与出气阀分别连接充液器本体的两侧/端。
所述的充液式燃气阻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液器本体为U型管,所述进气阀与出气阀分别接U型管的两个端口。
所述的充液式燃气阻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充液器本体为一个封闭的盒体,所述进气阀与出气阀上接有延伸至盒体下部的下延管。
所述的充液式燃气阻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盒体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进气阀与出气阀的下延管分别置于隔板两侧,设置有倒U形状进液器,所述进液器的两端口分别置于隔板的两侧,所述的进液阀置于进液器有顶端。
本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检修设备与煤(燃)气系统隔离,为生产检修过程提供可靠安全保障;为煤(燃)气系统检修提供更多安全措施与手段;给安全生产提供更多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U型结构充液式燃气阻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盒体式隔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设置有隔板的盒体式隔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气主管;2-进气阀;3-进液阀;4-充液器本体;5-排液阀;6-出气阀;7-下延管;8-隔板;9-进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燃气主管1的两个断口上通过进气阀2与出气阀6接装一个U形状的充液器本体4,该充液器本体的上部进气阀一侧接装进液阀3,充液器本体的底部接装一个排液阀5,常态下充液器本体4中没有液体,进液阀3与排液阀5关闭,进气阀2与出气阀6开启,燃气经充液器本体通过,正常供气。检修时,关闭进气阀与出气阀,打开进液阀,U形状的充液器本体4内液体充满后将燃气彻底阻断,保证用气设备无燃气进入。检修完毕后,首先打开底部排液阀5,同时保证进液阀关闭,充液器本体内液体排净后关闭排液阀,打开进气阀与出气阀,管路恢复正常供气。
图2所示,充液器本体4为一个封闭的盒体,圆形或方形或其它形状。进气阀2与出气阀6上安装有下延管7,进液阀安装在盒体上部,排液阀安装在盒体底部。常态下盒体内没有液体,燃气由进气阀下延管进入盒体内从出气阀下延管进入用气设备的燃气管路,检修时,将进气阀与出气阀关闭,打开进液阀3,当液体高于两支下延管口时,即达到彻底封闭燃气要求。检修完毕,打开排液阀排空盒体内液体恢复正常供气状态。
图3中,充液器本体是图2所示的盒体内加装一个隔板8,将盒体分隔为完全隔离的两部分,同时,设置一个倒U形管状进液器9,该进液器的两个端口分别置于隔板两侧,进液阀3安装在进液器顶端。常态下盒体内没有液体,燃气由进气阀进入盒体一侧,经进液器9的U形管进入另盒体另一侧,通过出气阀6进入用气设备。检修时,关闭进气阀及出气阀,打开进液阀,液体充满盒体两侧,彻底阻断燃气,检修完毕,打开排液阀,盒体两侧的液体全部排空后关闭排液阀及进液阀,打开朝气阀与出气阀,管路恢复正常供气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充液式燃气阻断装置可用于燃气设备进气管路的附属设备,亦可用作输气管路维护、检修等需要切断的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充液式燃气阻断装置可用于用气设备进气管路作为附属设备,用于管径较小的管道上加装在煤(燃)气系统需
充液器本体内所充液体通常采用水,如特殊情况可采用其它液体。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装置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装置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装置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新泰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新泰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0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中空纤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橡胶颗粒混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