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进气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0801.8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1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海;杨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春雨;逢京喜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气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进气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进气管总成。
背景技术
随发动机进气管是连接汽车空滤器出气口与增压器进气口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进气负压及进气量。
传统发动机进气管结构采用橡胶软管结构连接或采用软管-钢管-软管的结构形式连接,其固定及安装通过卡箍来实现的,这样,当车辆在颠簸路面行进时,容易使进气管发生晃动,使得进气管与发动机缸体直接刚性接触,长此以往,容易对进气管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进气管总成,以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进气管总成,包括:进气管本体;设在所述进气管本体上的固定支架板,所述固定支架板的另一端固定在发动机缸体外壁上;固定在所述进气管本体上的呼吸器接头以及固定在所述进气管本体两端的卡箍;所述进气管本体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进气管本体包括水平管与垂直管,所述固定支架板固定在所述水平管的顶部,且所述固定支架板的顶面与水平管的顶面平齐;所述的固定支架板上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圆孔内分别安装有橡胶垫,所述固定支架板通过橡胶垫固定在发动机缸体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本体的一端管口处设有第一环状固定槽,所述第一环状固定槽内安装有第一卡箍;所述进气管本体的另一端管口处设有第二环状固定槽,所述第二环状固定槽内安装有第二卡箍。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在进气管本体上的环形橡胶凸台,所述环形橡胶凸台的底部伸入进气管本体内,所述环形橡胶凸台的顶部伸出所述进气管本体且与所述呼吸器接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进气管本体为聚丙烯注塑一体成型结构、或聚乙烯注塑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板底面,另一端固定在进气管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固定支架板,使得进气管的固定更稳固;同时,在固定支架板上开设的圆孔,使得橡胶垫的安装更方便,进一步提升了固定支架板的固定效果,有效避免了发动机缸体外壁与固定板支架的直接刚性接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中车辆进气管总成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进气管总成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呼吸器接头安装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环形凹槽的局部示意图;
本实施例图中:1-进气管本体2-固定支架板3-呼吸器接头4-水平管5-垂直管6-橡胶垫7-第一卡箍8-第二卡箍9-环状凹槽10-环形橡胶凸台1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辆进气管总成,包括:进气管本体1;水平设在所述进气管本体上的固定支架板2,所述固定支架板2的底部固定在发动机缸体外壁上;还包括固定在所述进气管本体上的呼吸器接头3以及固定在所述进气管本体两端的卡箍;其中,进气管本体为注塑一体成型结构,进气管本体包括水平管4与垂直管5,所述固定支架板2固定在所述水平管4的顶部,且所述固定支架2的顶面与水平管4的顶面平齐,这样使得进气管的装配更加紧凑,牢固;所述的固定支架板2上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圆孔内分别安装有橡胶垫6,所述固定支架2通过橡胶垫固定在发动机缸体外壁上。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优选地橡胶垫与圆孔为过盈配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固定支架板,使得进气管的固定更稳固;同时,在固定支架板上开设的圆孔,使得橡胶垫的安装更方便,进一步提升了固定支架板的固定效果,有效避免了发动机缸体外壁与固定板支架的直接刚性接触。
为了便于卡箍的卡紧及定位安装,本方案中在管路的两端口处各增加一环状凹槽9,其中,所述进气管本体的一端管口处设有第一环状固定槽,所述第一环状固定槽内安装有第一卡箍7;所述进气管本体的另一端管口处设有第二环状固定槽8,所述第二环状固定槽内安装有第二卡箍。装配时,将卡箍装配在环状固定槽内,避免了卡箍由于安装位置变化可能产生脱落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0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测量检波器接收弹性波方向灵敏度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层测定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