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实验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0740.5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一帆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实验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化学实验领域的化学助剂反应和检测用的容器一般还是采用传统的三角烧瓶、试管等,在检测过程中,其封口时只能用棉花塞或者橡胶塞,但是这些密封塞在应用或灭菌后不能很好地密封,因此在化学试剂检测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化学反应监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实验的要求更加严格。目前,实验室中多使用有机玻璃板固定三电极体系,将溶液倒入烧杯或是其它玻璃容器中进行腐蚀电化学实验,但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由于上述简易装置不具备密封性,具有一定挥发性的溶液介质(如硝酸)会挥发出气体,不仅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造成化学试剂污染,浪费大量宝贵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实验反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在反应检测过程中不会污染化学试剂,对化学反应的检测没有外部影响。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学实验反应装置,包括上瓶体、及通过瓶盖插接在上瓶体下方的下瓶体、固定加热座,所述上瓶体内部套接有推杆,所述上瓶体的下部设置有夹具,所述下瓶体的上部开口处套接有瓶盖,所述下瓶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倒液嘴,所述下瓶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下瓶体设置在固定加热座上,所述固定加热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凹槽,下瓶体的瓶底设在凹槽上,所述固定加热座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板。
优选地,所述的上瓶体的下部设有锥形管,便于上瓶体与下瓶体之间连接稳固。
优选地,所述瓶盖中间位置为橡胶层,便于上瓶体的锥形管穿过瓶盖,与下瓶体连接稳固。
优选地,所述倒液嘴上设置有嘴盖,降低检测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上下瓶体的设置,可实现化学试剂反应与检测成为一体,减少了检测所用的时间与精力,通过推杆的设置,能更有效地使上瓶体内的物质进入到下瓶体,简单有效;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在检测过程中不会污染化学试剂,对化学反应的检测没有外部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瓶体;2-下瓶体;3-推杆;4-夹具;5-瓶盖;6-倒液嘴;7-刻度线;8-嘴盖;9-固定加热座;10-加热板;9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附图,一种化学实验反应装置,包括上瓶体1,及插接在上瓶体1下方的下瓶体2,可实现培养与检测成为一体;所述上瓶体1内部套接有推杆3,能更有效地使上瓶体内的物质进入到下瓶体;所述上瓶体1下方设置有夹具4;所述下瓶体2开口处套接有瓶盖5;所述下瓶体2上方设置有倒液嘴6;所述下瓶体2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7,所述下瓶体2下方设置有固定加热座9,所述固定加热座上设置有凹槽91,所述固定加热座9内部设置有加热板10,所述固定加热座9内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固定加热座9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瓶盖5中间位置为橡胶层;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倒液嘴6上设置有嘴盖8。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实验反应装置,通过上下瓶体的设置,可实现化学试剂反应与检测成为一体,减少了检测所用的时间与精力;通过推杆3的设置,能更有效地使上瓶体1内的物质进入到下瓶体2,简单有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在检测过程中不会污染化学试剂,对化学反应的检测没有外部影响。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一帆,未经何一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0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蒙古包式防帐外蚊虫叮咬睡眠蚊帐
- 下一篇:一种药物合成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