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刀槽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20285.9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4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萌;付吉龙;李震;张秀真;李楠;汪静;鹿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宁精益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华冰 |
地址: | 27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退刀槽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外圈的退刀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退刀槽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普通的机械零件来说,退刀槽的位置和尺寸或许不是很重要,而对于轴承套圈的退刀槽,位置和尺寸则特别重要,特别是壁比较薄的液压泵轴承外圈,由于不便于接触测量,在生产中往往造成槽深、槽浅、槽位置偏等现象,由于液压泵轴承的壁厚很薄,挡边比较窄,槽深了,挡边强度变低,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掉边现象(即断裂);槽浅了或者位置不对,磨加工后容易产生小台阶,或退刀槽暴露,装配后担住滚针,造成轴承旋转不顺畅或报轴。每年因为退刀槽的问题造成轴承的大量返修和废品,目前还没有对退刀槽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检测的装置,通常都是工人根据经验进行目测,由于目测必定会存在偏差,因此造成轴承废品率高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对退刀槽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退刀槽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心轴和检测板,
所述底座为带凸缘的套筒,所述凸缘位于套筒的一端,所述套筒为空心圆柱形,所述套筒沿轴向设有一缺口;
所述心轴设于套筒内,所述心轴的外侧和套筒的内侧设有相配合的导轨,心轴的内部沿径向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穿过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2个;
所述检测板上设有2个固定孔,所述检测板穿过套筒的缺口和心轴的第一通孔,螺栓穿过固定孔和第二通孔将检测板与心轴固定连接,螺栓头直接与检测板接触,所述检测板设有测角,所述测角位于套筒外侧。
进一步,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测高仪,所述测高仪的测头与心轴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心轴设有径向的测孔,所述测头设于所述测孔中。
进一步,所述测角的形状与所述退刀槽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所述测角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退刀槽的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2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心轴轴向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倾斜的测角,并且测角的形状和倾斜角度均与退刀槽的相同,使测量结果精确,能够准确判断退刀槽的位置和尺寸,提高轴承的合格率和使用寿命;
2、对于尺寸相差不大的待检工件,使用同一台检测装置即可完成检测,适用性好;
3、将测高仪的测头设于心轴的测孔中,两者之间为刚性接触,测量结果更准确,并且不损坏测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心轴A-A面剖面图。
图中:1—底座,11—凸缘,12—套筒,13—缺口,2—心轴,21—第一通孔,22—第二通孔,23—测孔,24—缺块,3—检测板,31—横板,32—竖板,33—固定孔,34—测角,4—轴承外圈,41—退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退刀槽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心轴2、检测板3和测高仪,所述底座1为带凸缘11的套筒12,所述凸缘11位于套筒12的一端,所述套筒12为空心圆柱形;所述心轴2设于套筒12内,所述心轴2的外侧和套筒12的内侧设有相配合的导轨(图中未示出)。所述检测板3为“L”形,包括横板31和竖板32,所述横板31上设有2个固定孔33,所述竖板32位于套筒12外侧,所述竖板32端部设有倾斜的测角34。所述测角34的形状与所述退刀槽41的形状相同,所述测角34的倾斜角度与所述退刀槽41的倾斜角度相同。本实用新型采用倾斜的测角34,并且测角34的形状和倾斜角度均与退刀槽41的相同,使测量结果精确,能够准确判断退刀槽41的位置和尺寸,提高轴承的合格率和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所述套筒12沿轴向设有一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宁精益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济宁精益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202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