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粮仓的通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9009.0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8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狄育慧;李伟;王丽娟;郑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F25/22 | 分类号: | A01F25/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粮仓 通风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通风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粮仓的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粮食产量已实现了十余年的连续增产,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在旺盛的国内需求推动下,粮食进口也在持续快速增加,许多粮食种类出现了净进口,使得粮食整体储量不断增加,粮食储藏的压力也不断加大,这就导致我国粮食仓容不足、仓储设施落后的情况日益严峻,出现了国家储粮难、仓储环境差、储粮损耗率高等问题。
在传统的粮食仓储系统设计中,都配置相应的粮情检测系统和机械通风设备,但是各部分间大多未建立科学的控制机制。地下仓中采用的一般通风地槽多是在风道末端采用封闭形式,且地槽底部采取变截面设计,虽可达到出风均匀的目的,但却易使风道末端即仓体一端冷量局部储存,导致仓内降温不均匀。通风地槽的设计、风机设备的配置未充分考虑不同仓型的热传导特性和实际的温度分布特点,从而导致了通风与降温效果不均匀等不利的现象,影响了粮食在稳定热湿环境下的储藏效果。因此在地下仓应用其他通风槽,以达到改善机械通风下仓内的降温均匀性,提高通风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粮仓的通风系统,解决了现有地下粮仓通风系统通风与降温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粮仓的通风系统,包括管状通风槽,空气分配器安装在通风槽上,通风槽的端口处安装有空气分配箱。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通风槽为环形通风槽。
通风槽为三组,分别为左通风槽、中通风槽和右通风槽,相邻两组通风槽之间并联连接。
三组通风槽相互平行,其中,左通风槽与右通风槽的长度相等,中通风槽的长度大于左通风槽的长度。
空气分配器有多个,每个通风槽上相邻两个空气分配器之间的距离相等。
空气分配器为桥形孔空气分配器。
空气分配箱为一机三道空气分配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一长两短”的三组通风槽布置更好适应圆形地下粮仓的底部,并在通风槽表面设置空气分配器,最大限度将出风口均匀分布于底面。
(2)环形通风槽两根主风道的压力呈反对称型布局,可利用风道之间的压力差形成横向气流以改善降温的均匀性。
(3)两根主风道切向贯通,降低了风道系统的阻力,增大了风机进风量,更有利于低压通风实现绿色节能的要求。
(4)环形通风槽风道压力分布受谷物品种和堆高影响较末端封闭式通风槽要小,对各类储藏谷物品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稳定的降温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下粮仓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风槽,2.空气分配器,3.空气分配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粮仓的通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并联的三组环形通风槽1,多个桥形孔空气分配器2按通路比原则均匀的安装在环形通风槽1上,并联后环形通风槽1的端口处安装有一机三道空气分配箱3;三组通风槽1相互平行,其中,左通风槽与右通风槽的长度相等,中通风槽的长度大于左通风槽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通风系统中的通风槽采用“一长两短”的形式布置,且通风槽中各风道间距满足通路比原则,能够更好实现圆形的地下粮仓的通风;风机运行后将空气送入空气分配箱,空气分配箱将风分别送入左通风槽、中通风槽和右通风槽的主风道中,进入主风道的空气由空气分配器流出,由于空气分配器的距离按通路比原则设定,粮仓各部分的风量均匀,避免了仓体内部通风降温不均匀的问题,加快了粮仓内的降温速率和通风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9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