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挡土、止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7729.3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5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程华根;许钦君;程昭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支护 止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挡土、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支护坑基的挡土、止水的施工方法绝大多数是先在该待支护坑基的四周围浇筑若干灌注桩,然后在支护坑基的坡面上挂网喷浆,并形成护坡面8(如图7),该施工方法的施工成本高,且每个支护坑基的护坡面8不能用于其他施工现场的支护坑基,不能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在坑基周围形成挡土、止水结构的同时,又能够使得该结构中的挡板能够重复利用的基坑支护挡土、止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支护挡土、止水结构,包括由混凝土和钢筋笼浇筑形成的灌注桩,若干所述灌注桩相隔一定间距的分设于施工现场坑基的周围,还包括挡板和设有安装槽的槽钢,两所述槽钢固定连接在灌注桩上,挡板插接于相邻两灌注桩之间,且挡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该挡板两侧灌注桩中槽钢的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笼体包括主筋、加强筋和螺旋筋,若干所述主筋围成一圆柱状的笼体,加强筋分层设置在所述笼体内,螺旋筋环绕设置在所述笼体上,所述两槽钢设置在所述笼体内的主筋上。
为进一步增加挡土止水边的止水效果,所述槽钢的安装槽内设有止水带体。
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带体包括刚边和橡胶带,所述刚边固定连接在橡胶带两侧,所述刚边与槽钢的两侧边相焊接,橡胶带通过铆钉与槽钢的安装槽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具有一本体,该本体的两端均向上折弯并形成折弯边,所述折弯边的末端均向外折弯并形成平台状的延伸边,所述延伸边的末端向下折弯并形成圆弧状的连接边。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边的折弯角度大于90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板和该挡板两侧的灌注桩共同组成挡土止水边,用以支护施工现场的坑基,在基坑回填土后,将挡板拔出,便于下一施工现场坑基的使用:由此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板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成本、施工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挡土、止水结构在待支护坑基周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设置在相邻灌注桩之间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挡板设置在相邻灌注桩之间的主视图。
图4为止水带在槽钢的安装槽内的安装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挡土、止水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
1、钢筋笼体;11、主筋;12、加强筋;13、螺旋筋;2、挡板;21、折弯边;22、延伸边;23、连接边;3、灌注桩;4、槽钢;41、安装槽;5、挡土止水边;6、止水带体;61、刚边;62、橡胶带;7、待支护坑基;8、护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基坑支护挡土、止水结构,包括由混凝土和钢筋笼1浇筑形成的灌注桩3,若干灌注桩3相隔一定间距的分设于施工现场坑基的周围,在每个灌注桩3上设有两个均设有安装槽41的槽钢4,在相邻的两灌注桩3之间插接有挡板2,且每个挡板2的两端分别插接于该挡板两侧灌注桩中槽钢4的安装槽41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筋笼体1包括主筋11、加强筋12和螺旋筋13,若干根主筋11围成一圆柱状的笼体,加强筋12分层设置在该笼体内,螺旋筋13环绕设置在该笼体上,两根槽钢4设置在钢筋笼体1的主筋11上,槽钢4与主筋11之间可采用电焊连接,也可采用钢丝之间将槽钢4扎紧在主筋11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槽钢4的设置可以替代钢筋笼体1中的部分主筋11。
如图4,在槽钢4的安装槽41内设有止水带体6,该止水带体6包括刚边61和橡胶带62,刚边61固定连接在橡胶带62两侧,刚边61与槽钢4的两侧边相焊接,橡胶带62通过铆钉与槽钢的安装槽41固定连接。
如图5,本实用新型中的挡板2具有一本体,该本体的两端均向上折弯并形成折弯边21,折弯边21的折弯角度大于90度,折弯边21的末端均向外折弯并形成平台状的延伸边22,延伸边22的末端向下折弯并形成圆弧状的连接边23。该连接边23置于槽钢4的安装槽41内,并与止水带体6的橡胶带62相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化学工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7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水井形式排水口
- 下一篇:用于地下工程的平面Y型纵梁配筋免交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