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以线性及旋转同步连动的摄影旋转调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7287.2 | 申请日: | 2015-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8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倪东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东远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F16M11/18;G03B17/5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旋转 同步 摄影 调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位移装置,尤指一种使用于摄影技术领域,供摄影器材产生旋转动作的以线性及旋转同步连动的摄影旋转调校装置,其主要由呈不平行状态的两个线性滑轨结合连动组件导引的结构设计,以使摄影机于平移时可同时旋转自动式镜头角度进行调整,其适用于二维(2D)摄影或三维(3D)摄影拍摄时的角度调整,具有容易组装、简易调整、快速定位与微调的功效,适用于各种拍摄配置,增进影像拍摄时的稳固性,并能结合控制装置形成自动调校等功能。
背景技术
摄影,是利用专用的感光装置将影像转换至成像记录的过程,一般而言可分为“静态摄影”及“动态摄影”,其中,“静态摄影”是指最终成像的记录呈静止状态的摄影,静态摄影又称为照相,通常使用照相机进行拍摄;而“动态摄影”则是指最终成像的记录呈动态的摄影,动态摄影又称为录像,通常使用录像机或摄影机进行拍摄;而目前用于摄影的相关装置,如相机、摄影机或手机等等,大多已演进为同时具备“静态摄影”及“动态摄影”两种功能。由于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摄影成像,已由注重画素、分辨率及高画质等条件,朝向更为立体真实感的需求,也因此,影像撷取及显示技术则由2D逐渐发展至3D,摄影已经不再单纯只是影像及色彩,还要能提供立体空间的视觉感受。
三维(3D)摄影技术原理,主要为仿真人类两眼所产生的立体视觉影像,人类因两眼距离约6.5公分,在同时看同一标的物时,左右眼视网膜上成像,会分别得到相似却有些微的位移,而产生所谓“双眼像差(Binoculardisparity)”的不同影像,此像差是人类判断标的物体远近距离的最重要依据,人类大脑能将左右眼影像融合在一起产生影像深度,可达到立体视觉的效果。
依前述原理,三维(3D)立体影像的拍摄需撷取两张以上不同视角的影像,利用图像处理器或计算机影像软件进行合成,即可形成三维(3D)立体影像;而拍摄方式,常见的有“单机式”,又称单机多拍,指以单一相机分别于不同位置多次拍下同一标的物所产生不同视角的影像;另一种为“多机式”,又称多机单拍,指将多部相机分别置于不同视角后,再同步进行摄影,以一次性对同一标的物分别拍出不同视角的影像。
3D立体场景的景深范围大致可分为“前景”、“焦平面”及“背景”三个区域,其中,两相机聚交的焦点即是“焦平面”,其为“零视差”的位置;焦平面的前方为“前景”,又指“负视差”,其影像会呈现在屏幕前方;焦平面的后方为“背景”,又指“正视差”,其影像会呈现在屏幕后方。因此于拍摄三维(3D)立体影像时,需依据两相机间的“立体距离”(StereoBase),以及“目标物距离”(TargetDistance),将相机作适当的旋转以调整该焦平面的位置,以拍摄较佳效果的立体画面。
基于前述相关距离条件的设定,常因标的物的距离不同而需要随时调整或校正,以确保前景不失焦,并避免观赏时不舒服,尤其是动态影片拍摄时,标的物多呈移动状态,因此需要辅助摄影器材调整旋转角度,同时需要使摄影器材具备稳固支撑性或可于拍摄中可稳定位移。此类辅助装置依其拍摄方式又可分为“环物型”及“平移型”,其中,“环物型”的辅助装置使摄影器材以环绕标的物的方式进行3D影像拍摄,此类装置为另一种拍摄原理,与前述仿真人眼的3D拍摄原理不同;“环物型”的辅助装置如台湾第101115130号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以圆周运动撷取影的多影像捕获设备》,及国内第097215842号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具有3D环物摄影影像机构改良》。
“平移型”的辅助装置则使摄影器材以平移方式对标的物进行拍摄,其通常会增设有旋转装置,以使摄影器材可进行旋转调整;此类辅助装置为符合前述仿真人眼的3D拍摄原理所衍生的技术,也是本实用新型发明人研究的重点。
现有的属于“平移型”的3D摄影辅助装置,如台湾第102222335号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三维影像摄影装置》,其包括:一第一轨道,设有一第一组装部及一第一滑轨;一第二轨道,设有一第二组装部及一第二滑轨,该第一轨道及该第二轨道通过该第一组装部及该第二组装部相互结合,该第一滑轨及该第二滑轨均呈弧形,且该第二滑轨的弧度大于该第一滑轨的弧度;一基座,该基座的其中一表面枢设一滑块并开设一活动槽,该滑块可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二轨道的第二滑轨当中,该活动槽结合一限位件,该限位件也设有一滑块,该限位件的滑块可活动地结合于该第一轨道的第一滑轨当中,且该限位件的滑块与一止挡部连接,该止挡部穿伸于该活动槽中,该基座的另一表面设有一结合部,用以结合一摄影装置;及一驱动模块,与该基座结合,该驱动模块包括一动力组件,用以驱动该基座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东远,未经倪东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7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八角钢底座结构
- 下一篇:支撑装置及球场用LED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