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辊式残膜回收圆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16989.9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8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正太;任素芬;李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奎屯吾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 |
| 代理公司: | 石河子恒智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2 | 代理人: | 姜绍华;李伯勤 |
| 地址: | 833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辊式残膜 回收 圆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齿辊式残膜回收圆捆机。
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引人我国以来,以其保温、保墒、增产等显著特点,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收发挥了重大作用,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被称为农业生产中的“白色革命”,但是,随着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塑料薄膜的使用量迅速增加,每年用量达数万吨而且还在逐年增长中,这些塑料薄膜春季播种时大面积覆盖农田,秋季作物收获后由于没有回收措施便耕翻到田间土壤中逐年累计,给农田带来了严重污染成为“白色灾害”,有资料表明,连续3年残膜没有清理的地块小麦产量下降2%~3%,玉米产量下降10%左右,棉花产量下降10%~15%。由此可见,残膜污染已经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此以往,不仅我们这代人难以耕种这些土地,我们的子孙后代也将无法耕种,回收残膜依靠人工显然是不可能的,其根本出路在于实现残膜回收机械化。
目前市场提供的残膜回收机以双排和多排弧形弹齿式搂膜机为主,该机具是在农田耕整后待播种状态条件下对地表2-3厘米深的土壤中残膜进行搂膜作业,存在着对耕层深处的残膜无法回收和回收的残膜杂草杂物较多无法再利用的问题,也存在残膜回收率低的问题,现在迫切需要研发一种在耕地前对当年覆盖的地膜进行清理回收的机具,避免残膜耕翻到田间土壤中逐年累计,从源头上解决残膜污染问题,中国发明专利CN103518431A公开了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一体机”,集秸秆粉碎还田和残膜回收于一身,不仅可以将秸秆粉碎,还可以将粉碎后的秸秆吹到两边,使地膜露出来,再通过后面的翻膜刀将地膜挑起来,经过缠膜辊的缠绕、切割及翻转后被甩到后方,再经过扁平状的吸膜口吸入到残膜收集箱内回收利用,这种“秸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一体机”,虽然残膜的回收率要高于弧形弹齿式搂膜机,但是依然存在残膜回收率偏低的问题,也存在回收效率低的问题,并且存在耗用动力过大而不经济和收膜效率偏低的问题,秸秆粉碎后还容易与残膜参杂在一起,无法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辊式残膜回收圆捆机,不仅能在秋季作物收获后茎杆粉碎和耕地作业前进行残膜回收打捆作业,并且一次性完成起膜、送膜、脱膜和打捆作业,从而实现耕地前清理残膜打捆机械化,减少耕地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并能减少残膜杂物含量,有利残膜的再生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13)、悬挂架(9)及大梁(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大梁(10)后端的机架(13)上设有至少一组齿辊(14),在齿辊(14)的外侧设有齿钉(15),在齿辊(14)后侧机架(13)的底端设有起膜铲(6),在齿辊(14)的外侧设有地轮(7),在大梁(10)后方的机架(13)上设有传动轴(11),在地轮(7)的轴与传动轴(11)之间设有动力链(8),在齿辊(14)后侧的机架(13)上设有前捆室(20),在前捆室(20)后侧设有后捆室(1),在前捆室(20)后侧的顶端设有连接后捆室(1)的铰链(22),在前捆室(20)的顶部设有连接后捆室(1)的液压油缸(21),在前捆室(20)内部的下端设有喂入轮(16),在喂入轮(16)的周围设有弹齿(17),在前捆室(20)上还设有液压马达(18),在前捆室(20)及后捆室(1)内设有排列呈环状的圆捆辊(24),在圆捆辊(24)的周围设有螺旋排列的凸筋(25),在圆捆辊(24)的外端设有传动轮(23),在排列呈环状的圆捆辊(24)靠近喂入轮(16)的下端设有喂入口(4),在前捆室(20)的外侧设有前室张紧轮(27),在后捆室(1)的外侧设有后室张紧轮(26),在喂入口(4)的外侧设有圆捆张紧轮(3),在液压马达(18)与喂入轮(16)之间前捆室(20)的外侧设有张紧轮(19)。
上述的传动轴(11)的横断面可以为为六角形,传动更加方便。
上述的脱模机构可以是:在喂入轮(16)的周围设有若干弹齿簧轴(29),在弹齿簧轴(29)上设有弹齿簧(28),弹齿簧(28)的另一端设有弹齿(17),也可以是:在喂入轮(16)的上设有托架(33),在托架(33)的周围设有弹齿(17),在弹齿(17)上设有与齿钉(15)相对应的齿钉缝(34)。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在所述的后捆室(1)底端的机架(13)上设有支撑轮(2),更加稳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起膜铲(6)的后端设有联板(30),在起膜铲(6)的上端设有导膜板(31),在起膜铲(6)的下端设有加强筋(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奎屯吾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奎屯吾吾农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6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微耕机
- 下一篇:残膜回收圆捆机起膜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