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胶体溶解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15699.2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1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华;潘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00 | 分类号: | B01F1/00;B01F7/16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吴辉辉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体 溶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体溶解罐。
背景技术
传统胶体搅拌一般采用轴向搅拌,在搅拌轴上设置叶片式搅拌桨,转动搅拌轴来实现胶体搅拌,采用这种搅拌桨来搅拌胶体,胶体粘度大,容易产生大量气泡,使得搅拌困难,而且泡沫多不破裂容易满溢,充满溶解罐甚至溢出。因此存在很大的改进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体溶解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胶体溶解罐,包括罐体和顶盖,其特征在于:罐体上部设有一横梁,横梁中部连接一伸入罐体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有一主桨,所述主桨下方还设有一副桨。
进一步,所述副桨离罐体底部的高度为1/5。
进一步,所述副桨为60°倾角的折叶桨。
进一步,所述副桨为三叶桨式搅拌叶片。
进一步,所述副桨套圈连接在搅拌轴上。
进一步,所述主桨由顶部相接的上横杆、下横杆和两根竖杆组成,所述下横杆顶端与两根竖杆圆弧过渡,所述下横杆与搅拌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横杆、下横杆通过套圈与搅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相对于传统桨,本实用新型在主桨基础上增加副桨,胶体溶液搅拌过程中,主桨转动产生漩涡,胶质流体下沉,副桨对下部胶体产生一个下压力,搅动时漩涡形成过程中就将漩涡打撒,冲散桨底部的沉积物,罐体内上、下层胶体介质易于交换,防止固体沉降,避免大量气泡的堆积和满溢,使得罐体底部不会堆积胶体杂质,胶体溶解液更加混合均匀;可以根据胶体量调整主桨和副桨的高度,有利于减少能耗,提高搅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胶体搅拌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中,1、盖体,2、罐体,3、胶体溶液,4、搅拌轴,5、上横杆,6、竖杆,7、传统桨,8、下横杆,9、主桨,10、沉积物,11、套圈,12、副桨,13、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胶体溶解罐做进一步描述,使得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胶体溶液3设置于罐体2内,罐体2顶部设有横梁13,通过搅拌轴4上设置传统桨7来实现搅拌功能,搅拌引起漩涡,沉积物沉积在罐体2的底部,流体受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如图2所示,罐体2顶部设有横梁13,通过搅拌轴4的主桨9下方设置副桨12,对下部流体产生一个下压力,流体受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避免了底部沉积,罐体内上、下层胶体介质易于交换。可以通过套圈11来调整主桨和副桨的高度。
当副桨12离罐体高度为罐体的1/5时最利于搅拌,能耗小。
副桨优选60°倾角的折叶桨或者三叶桨式搅拌叶片。
优选的,如图3所示,主桨可以采用上横杆5、下横杆8通过套圈11与搅拌轴4连接,套圈套在搅拌轴4上。
通过电机设备来控制胶体溶解罐内搅拌轴转动,使得搅拌桨转动搅拌胶体溶液。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做出的适当变形及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健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56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刮壁搅拌及均质装置的高粘物料配置设备
- 下一篇:一种去极微量杂盐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