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号机用墨线调整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14254.2 | 申请日: | 2015-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4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梁玉萍;李深;阴法亮;耿莹莹;杨鹏;任丽萍;林雅琴;田方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135 | 分类号: | B41J2/1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阴亮 |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号机 用墨 调整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号机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喷号机用墨线调整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喷号机是对在高温状态下的红热型板坯或常温下的板坯进行喷号标记的专用设备。喷号机的墨路系统是喷号机的主体部位,喷号所用的材料即喷号材料由墨路系统喷出。
喷号机在遇到故障或较长时间停机之后,为了达到最佳的喷印效果,必须重新调整墨线。为了便于操作,喷号机喷墨系统的喷头被集中在一个圆筒内。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人一手拿喷头另一手拿光源,另一个人一手拿工具调整墨线,另一手拿放大镜来观察墨线的位置是否调整合适。也就是说,每次调整喷头的过程中至少需要两位操作人员配合才能完成。即便是两位配合十分默契的熟练人员,想要把墨线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也需要四十分钟以上的时间。可见,目前调整墨线需要较多的人力,而且调整效率较低。
综上,如何解决目前调整墨线需要的人力较多,而且调整效率较低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号机用墨线调整辅助装置,以解决目前调整墨线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人力,而且调整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喷号机用墨线调整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架、照明灯、第一放大镜和第二放大镜;其中: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顶板、以及分别支撑在所述顶板两端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顶板、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形成用于调整墨线的操作空间;
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放大镜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上,用于辅助操作人员调整水平方向的墨线;所述第二放大镜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上,用于辅助操作人员调整竖直方向的墨线;
所述照明灯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朝向所述操作空间的内壁上。
优选的,上述墨线调整辅助装置中,还包括透明护罩;所述透明护罩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且覆盖在所述照明灯上。
优选的,上述墨线调整辅助装置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操作空间的插孔,所述透明护罩为透明板,所述透明护罩插设在所述插孔内。
优选的,上述墨线调整辅助装置中,所述照明灯为LED灯。
优选的,上述墨线调整辅助装置中,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照明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轨道上。
优选的,上述墨线调整辅助装置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一放大镜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轨道上。
优选的,上述墨线调整辅助装置中,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三轨道,所述第二放大镜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三轨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号机用墨线调整辅助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当需要调整墨线时,将墨线调整辅助装置卡设在喷头的底座上,操作人员通过照明灯开关打开照明灯,然后操作人员一只手拿着喷头,另一只手拿着一字螺丝刀调整墨线,当调整水平方向的墨线时,通过第一放大镜观察操作空间内的调整情况以确保墨线调整到位,当调整竖直方向的墨线时,通过第二放大镜观察操作空间内的调整情况以确保墨线调整到位。
通过上述使用过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号机用墨线调整辅助装置使得在墨线调整过程中,只需要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即操作过程中只需要一人一手拿着喷头,另一手拿着工具调节即可,操作也较为简单。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号机用墨线调整辅助装置能够解决目前调整墨线存在的耗费人力较多,而且调整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号机用墨线调整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支撑框架、111—顶板、112—第一侧板、113—第二侧板、114—操作空间、12—第一放大镜、13—照明灯开关、14—照明灯、15—第二放大镜、16—透明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号机用墨线调整辅助装置,解决了目前调整墨线存在的耗费人力较多,而且调整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4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