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音隔离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4172.8 | 申请日: | 2015-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0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慧;马超;金石磊;吴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F8/00 | 分类号: | E01F8/00;E01F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4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音 隔离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安装设施,尤其是涉及一种吸音隔离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市内交通网络逐渐密集,噪音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交通噪音是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源头。目前,公路噪音治理方面通常采用隔音屏障(隔音板、隔音墙等)作为主要手段。隔音屏障虽然节约土地、降噪明显的同时又有可拆装的优点,但随之而来的负作用,就是会驾驶员心理压抑。并且,透明材料墙体易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并要求经常清洗,提高了维护成本,所谓单一的吸声降噪设施有着种种不足。
公知的隔离墩是用来分隔对向或同向行驶的交通流,并有禁止车辆左转进出行驶和行人任意穿越道路的作用,一般设置在道路中心线上或车道分隔线上。车行道隔离设施分为车行道中心隔离设施(分隔对向)和车行道分界隔离设施(分隔同向)。隔离墩无论在普通道路、高架还是高速公路上,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但它的功能方面没有得到最彻底的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既节约空间及人力成本,又能解决噪声污染的吸音隔离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吸音隔离墩,该隔离墩为空心结构,在隔离墩的壳体的前后两侧表面上设有开孔,在壳体内形成消声腔,消声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所述的开孔为圆形、方形或槽形通孔,可将声波导入消声腔中,使声波在其中被消耗并被吸声材料吸收。
前后两侧表面上的开孔位置对应一致或相互错开。
所述的开孔的开孔率为5%-50%。
所述的吸声材料以填充方式或以板材结构直接置于隔离墩壳体内,充盈的整体结构对声波有较强的吸收。吸声材料为珍珠棉、玻璃棉、岩棉、毛毡织物或吸音棉。
所述的消声腔内还安装有吸声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实现隔离墩现有功能的同时,又能降低噪声污染,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开孔位置均匀分布,合理的开孔率和孔径使得声波能够无反射地进入材料内部,同时,吸声材料具有粘弹内阻尼特性、宽频、强吸收且综合性能良好等特性,使入射进来的声能绝大部分被吸收及衰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孔、2-吸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吸音隔离墩,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隔离墩为空心结构,在隔离墩的壳体的前后两侧表面上设有开孔1,在壳体内形成消声腔,消声腔内填充有吸声材料2。开孔1可以为圆形、方形或槽形通孔,将声波导入消声腔中,使声波在其中被消耗并被吸声材料2吸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圆形的开孔,在壳体前后两侧表面上的开孔位置对应一致或相互错开。开孔2的开孔率为5%-50%,本实施例的开孔率为50%。使用的吸声材料的材质可以为珍珠棉、玻璃棉、岩棉、毛毡织物或吸音棉,另外,以填充方式或以板材结构直接置于隔离墩壳体内,充盈的整体结构对声波有较强的吸收。为了增强吸声效果,在消声腔内还安装有吸声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材料研究所,未经上海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4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式汽车减速带
- 下一篇:一种通透隔声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