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筒式组合型无线充电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13357.7 | 申请日: | 2015-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6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筒 组合 无线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筒式组合型无线充电座。
背景技术
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通过电池供电,当电池电量耗尽时则需要充电器充电后才能使用。这类充电设备的电池通过外露的充电端子与传统的充电器连接,充电时充电器的充电端子与电池的充电端子连接后进行充电。充电端子因为外露,容易被异物污染或氧化,插拔过程中容易磨损,导致接触不良,而且电池使用过程中水分会通过端子的微小缝隙渗透到内部而导致短路、电池完全放电等致命问题;另外当人们在外出时,需要带上电源充电器、电源线等,给出行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污染、安全高效的圆筒式组合型无线充电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圆筒式组合型无线充电座,包括基座、无线充电线圈、底座、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基座外型呈圆柱形结构,基座内部设有底部敞口的空心腔,基座上表面中部设有安装槽,无线充电线圈设在安装槽内;
基座左侧面或右侧面沿垂直方向开设有过线槽,基座底部设有分别与过线槽和空心腔连通的通孔,基座顶部设有分别与过线槽和安装槽连通的通槽,基座下部后侧设有与空心腔连通的穿线孔;
底座顶部设有装卡槽,底座在装卡槽底面上设有配重槽,基座下端装配在装卡槽内,装卡槽侧壁设有与基座下端外侧卡接的凸棱条,电源线的一端向外穿过穿线孔与电源适配器连接,电源线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空心腔、通孔、过线槽和通槽后与无线充电线圈连接;基座顶部设有连通空心腔和安装槽的散热孔。
基座上表面后高前低呈斜面结构,该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小于30°。
基座上表面设有位于安装槽周围的防滑垫。
基座上在过线槽内的两侧设有卡块,两侧的卡块自上而下交错并均匀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基座内设有空心腔,可以将多余的电源线储放起来,根据电源位置,合理调节电源线的长度,使用更加方便;基座上表面呈斜面,有利于放置手表、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具有很好的外观效果,基座上表面设有防滑垫,增加电子设备的摩擦力,可很好的防止智能电子设备滑落;过线槽内设置卡块,可使电源线在过线槽内弯曲布置,从而防止电源线脱槽,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在基座下设置分体式的底座,并可拆卸,这样不仅增强稳定性避免基座倾倒,而且易于生产制造,底座的装卡槽底部再设置配重槽,进一步增强充电过程中稳定性。在无线充电时,散热孔起到对无线充电线圈散热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安全性高、使用携带方便的特点,市场前景好,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去掉电源线和电源适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侧面的正投影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由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筒式组合型无线充电座,包括基座1、无线充电线圈2、底座3、电源适配器4和电源线5;基座1外型呈圆柱形结构,基座1内部设有底部敞口的空心腔6,基座1上表面中部设有安装槽7,无线充电线圈2设在安装槽7内。
基座1左侧面或右侧面沿垂直方向开设有过线槽8,基座1底部设有分别与过线槽8和空心腔6连通的通孔9,基座1顶部设有分别与过线槽8和安装槽7连通的通槽10,基座1下部后侧设有与空心腔6连通的穿线孔11。
底座3顶部设有装卡槽12,底座3在装卡槽12底面上设有配重槽13,基座1下端装配在装卡槽12内,装卡槽12侧壁设有与基座1下端外侧卡接的凸棱条14,电源线5的一端向外穿过穿线孔11与电源适配器4连接,电源线5的另一端依次通过空心腔6、通孔9、过线槽8和通槽10后与无线充电线圈2连接;基座1顶部设有连通空心腔6和安装槽7的散热孔15。
基座1上表面后高前低呈斜面结构,该斜面与水平面夹角小于30°。
基座1上表面设有位于安装槽7周围的防滑垫16。
基座1上在过线槽8内的两侧设有卡块17,两侧的卡块17自上而下交错并均匀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13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智能充电桩
- 下一篇:双结束双提示的脉冲恒流充电器